这是一张非常罕见的照片,拍摄于1964年6月15日,在全军大比武中,毛泽东主席和少奇同志在罗瑞卿、杨得志和杨成武等军队领导人的陪同下,来到北京西郊射击场,先后观看北京军区和济南军区的步枪速射、侦察兵攀登表演。
今年是全军大比武60周年,有一些媒体在纪念大比武的文章里提到叶剑英当时是中央军委副主席,这不对。1964年大比武时,叶帅是军委常委,不是军委副主席。1963年12月,叶剑英元帅在南京军区观看郭兴福教学法表演后同郭兴福握手。
解放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和平的阳光并未掩盖住来自北方的阵阵寒意,保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锻造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钢铁雄师,成为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头等大事,就在这时,一位从山东黄土地走出的普通士兵,用自己摸索出的独特训练方法,为解放军军事训练打开了新局面,他就是“郭兴福教学法”的创始人——郭兴福。
20世纪60年代初,为提高备战打仗能力,全军开展了群众性大练兵活动。1961年和1962年,南京军区某部副连长郭兴福创造的小分队战术训练方法,在所在军和南京军区得到推广,称之为“郭兴福教学法”。总参谋部召开了现场观摩会,广州、武汉、沈阳军区也相继邀请郭兴福去表演,获得好评。
这幅画的创作背景是六十年代初期,鉴于当时国际形势比较复杂,中央军委发出了“战略整军,增加全训师,大搞训练”的指示,为了推动全军军事训练,增强部队战斗力,推广郭兴福教学法,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在开展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中涌现出的著名军事训练品牌。
主政新中国近三十载,国泰民安。他始终关注着军队的建设和新中国的安危,尤其是在1964年,他亲自倡导在全军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比武,为我军的军事训练树立了一座丰碑,成为增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历史的光辉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