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到医院把抽血化验、胃肠镜、腹部超声,甚至是CT都做了,也没查出什么大问题,这是怎么回事?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医师刘红、王静介绍,从临床经验来看,这类常规检查指标无异常的患者,很可能是得了肠易激综合征。
她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啥检查都做了,钱花了不少,可楞是没查出病因来。据《2021职场人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从职场人的身体状况来看,有腰椎或颈椎疾病的职场人占比达37.6%,有睡眠障碍的占比达36.9%,是职场人中最普遍的疾病;
记者 秦聪聪 通讯员 闫旋 济南报道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时,茶饭不思;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食欲倍增……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整体诊疗科主治医师曹婧介绍,胃肠道是最大的情绪器官,胃肠功能对情绪非常敏感。为何情绪会引起胃如此的变化呢?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洪惠玲在2022年6月22日人民日报健康号刊发的看诊视频中,对患者说了这样一番话:工作有压力,爱着急,谁都会有不如意的地方,咱用一点药,但主要还是要靠自己疏解。
胃痛、胃胀、没胃口……是不是有胃病?其实,有些肠胃症状或许不是病,而是源自你的情绪。胃肠道是一个易于表达的“情绪器官”,人们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感表现或心理活动会影响到胃肠功能或在胃肠症状上有反应。
职场人的办公桌上悄然刮起了养绿香蕉的风。等待香蕉变黄的过程,他们美其名曰“拒绝蕉绿(焦虑)”。忙碌的现代生活中,情绪稳定素来被冠以“成年人的标志”,但情绪波动带来的胃肠道问题正悄然成为许多人“隐形的敌人”。
中医理论认为,情志(心理因素)是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人体气机不能调畅、肝郁气滞不能调达脾胃,就很容易出现功能性胃肠病。杭州市中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永华在做客“人民好医生”直播间时介绍,大量的脾胃病患者与情绪和焦虑有关,可以通过调畅气机、舒肝理气、调节情绪来进行治疗。
重庆东大肛肠医院医生张晓明介绍,胃肠功能紊乱是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前提下,以精神因素为主要诱因所发生的疾病,比如情绪紧张、焦虑、生活与工作上的困难、烦恼、意外不幸等,影响胃肠功能正常活动,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功能障碍。
大家发现没,当我们伤心生气时,面对平时最喜欢的美食都毫无食欲,当我们开心时,即使是粗茶淡饭也吃得香,可见胃肠道对情绪非常敏感,许多精神心理问题如压力过大、过度劳累、紧张、焦虑、抑郁等,都可能导致胃肠蠕动减慢,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导致功能性胃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