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东方IC潘高峰/文截至2023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4.35亿辆,94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过百万。其中,北京、上海、成都、重庆、苏州等5个城市更是超过500万辆。迅速进入汽车大国的我们,开始直面汽车报废的治理难题。
“僵尸车”占用公共资源、影响居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等,很多居民苦不堪言。近年来,上海市持续推进“僵尸车”治理工作,通过“专项工作”和“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机制,对小区内的“僵尸车”进行清理和处置,并不断探索解决“僵尸车”治理难题的新思路。个人所有权和社会公共利益之间的矛盾如何解决?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僵尸车”问题已成为社区治理中的一个痛点。“僵尸车”由于长期无人打理,本就紧张的小区公共停车资源,现在还被这些“僵尸车”占据了好几个,有停车需求的居民对此也是颇为不满。最近,凉城新村街道把“三所联动”机制的触角向社区治理延伸,清理了数个小区的“僵尸车”。
来源:法治日报 厚厚的灰尘、干瘪的轮胎,无论风吹雨打日晒,一动也不动,这就是传说中的“僵尸车”。“僵尸车”外观老化、积满灰尘,长期停放在某处,不仅占用公共资源,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僵尸车”是如何产生的?治理有哪些难题?近日,《法治日报》记者对此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展开调查。
潮新闻 记者 刘俏言 视频 陈晓驰7月4日上午,在杭州上城区天仙庙路上,一辆破旧的货车吸引了上城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闸弄口中队副中队长孙军伟的注意。车窗是开着的,车内的座饰陈旧,里面不少地方都已生锈。货车的车斗用一块防水布盖着,掀开防水布,里面堆满了各种饮料、啤酒的玻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