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未央”,最早出现在《诗经》中,描绘了周王勤政爱民的形象,古代以此象征国家安定、国运绵长。汉代时,更成为宫殿名称“未央宫”。而后,唐宋以来,文人墨客,将“夜未央”与个人情感结合,抒发离人的深情厚谊,故乡的深深思念,抱负的永不磨灭。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春节的脚步临近,为进一步强化对困难社区矫正对象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的关怀与帮扶,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1月24日,民盟吕梁市委、离石区司法局以及民盟离石总支携手开展了“黄丝带帮教”春节走访慰问活动,用实际行动为特殊群体送去寒冬里的温暖。
在古诗词中,有一个词的出镜率非常高,而只要有它在场,那句诗也会非常有意境,这个词就是——未央。《春日》唐·上官仪花轻蝶乱仙人杏,叶密莺啼帝女桑。飞云阁上春应至,明月楼中夜未央。古人对“未央”喜欢之甚,不仅见于诗词,在汉代,甚至宫女向太后请安也会说“长乐未央”,以表示祝福。
文艺作品爱好者应该都很熟悉“未央”一词,看似普通的词句里只要出现它,似乎就增加了高雅的韵味。中国台湾作家鹿桥以西南联大为背景的小说《未央歌》风靡一时,音乐人黄舒骏还创作了同名校园歌曲,也成为80年代的经典:“在未央歌的催眠声中,多少人为他魂萦梦牵……”
现代网络中,流行着各种古风词句,读起来很唯美,但很多人却并不知道它的出处。随便给大家举个例子,近几年“陌上花开”这4个字,被广泛地运用在各类言情小说、偶像剧里,不少网友觉得这应该哪位古风爱好者写出来的。
稍纵即逝的黑夜里,疲惫的身躯终于可以卸下世俗的面具,等候夜深人静,萦绕着自己的呼吸与鼾声,却不忍心立刻睡去。 一股幽泉从心底涌出,潺潺滋动,也许是心脏拍打胸脯,但这种感觉倏忽而逝,终不能看清楚水声从何而来。——音乐的魅力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