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5月7号,周六,《百鸟朝凤》上映的第二天,家楼下的影城已经没有了这部影片的排片。无奈只好奔向一家很远的影院,等我赶到时,正好龙标出来,特别不好意思地走到自己的座位,所幸,没有错过一个镜头。这是一部令人肃然起敬的电影!质朴,隐忍,悲婉。
电影《百鸟朝凤》作为导演吴天明的遗作,依旧延续了以往的风格,抛去华丽的包装,温厚,朴实,用最朴素的手法向观众讲述了小村镇里既普通又伟大的唢呐匠焦三爷和徒弟天鸣与唢呐的故事,新老两代班主在时代更迭的大背景下的遭遇折射了当今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对传统技艺和民俗文化强有力的冲击,电影同时也展现了导演对于民俗文化继承与发展和文化命运的思考。
随着最近《百鸟朝凤》电影的热映,片中主演们的演技也受到了观众的关注,尤其饰演少年天鸣和蓝玉的两个小演员,虽然年龄小,演技却可圈可点。郑伟:千禧年出生的老戏骨天鸣的性格是相对沉稳细腻的,当小小的他看见父亲为求焦师傅而摔倒的时候,他眼中噙着泪,手忙脚乱地为父亲整理伤口。
刷了一遍《百鸟朝凤》,本想写点什么,但看过肖江虹的原作后,突然思绪有些模糊。原小说的侧重点在主角游天鸣和他的父亲,并有更多人物;而电影则把龙套角色重整,把重心放到焦三爷身上、将唢呐这一传统文化具化为一位人物,尤其对后半段做了较大改动,目的就是将重心持续地放在焦三爷身上。
很久没更新,居然掉粉了。粉本来就不多,搞得我很尴尬。今天抽空来聊一聊国产电影《百鸟朝凤》。如果不是有一个下跪的新闻,我是绝壁不会去看的。看完这个片子,我觉得不像在看电影。像是在看一本得了鲁迅或者巴金文学奖的小说。不跟你玩视觉和特效,也不玩花式蒙太奇。
第一次听到《百鸟朝凤》这部电影,是在我加入的一个电影群里,大地的院线经理发表了一段公告:从明天起,大地影院增加《百鸟朝凤》的排片量,欢迎各位影迷观看。一句简单的话,却使得群里很多人的点赞,不少人还在说:“早就想看了,就是时间不合适。”《百鸟朝凤》是什么?
院线给电影《百鸟朝凤》的排片是不厚道,要么影院地处偏僻,要么时段尴尬。晚上7点半,查到离家两站地铁的电影院最后一场《百鸟朝凤》于40分钟以后开始,再一查出票情况,白花花的一大片还无人选择的座位表表明,如果我们俩赶过去看这部电影,只要花两张电影票的钱就可以包场了。
文:西窗|编:西窗昨夜去电影院里看完了《百鸟朝凤》,这部在微票评分高达9.4的乡村文艺片,终于在电影业各位志愿者们的尽力推广下,绝境逢生。对于我这样的一个民乐痴迷者,看到这样感人至深的好片子,如久旱遇甘霖,满腔的热血和共鸣化作无声的泪水喷涌而出。
从神话故事、唢呐名曲到热议电影,《百鸟朝凤》在观众眼里并不陌生。最近,上海音乐厅制作出品了一部音乐舞蹈剧场,同样以《百鸟朝凤》为名,它的灵感来自神话故事,却是一部完全的当代作品。《百鸟朝凤》从五一小长假开始在上海音乐厅的B2音乐立方驻演,连演21场。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大多时候,都是个沉默的人。即使想说点什么,也会习惯性的话到嘴边被生吞回去,我也是这样。而前段时间观看的《百鸟朝凤》这部影片之后,着实感触良多,想略述己见,这还得从方励那一跪说起。因为,最开始准备去看这部影片就是源于5月12日方励直播下跪求影院增加排片的事件。
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可能都被电影《百鸟朝凤》刷屏了,制片人为电影排期下跪,最后排期比例增加,票房逆袭。这件事引起了很大争议,也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制片人方励为求《百鸟朝凤》排片下跪1有个人,有一个传家宝,传说是清代某个妃子的一套金首饰。
随着著名制片人方励的一跪,原本不被关注的小众题材电影《百鸟朝凤》成为近日热词。这部反映西北土地上新老两代唢呐匠人命运转乘的文艺片,在难得地展现了根植于乡土间的文化传续以外,更令人对社会变革、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冲击产生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