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一旦进入了医疗行业,再想离开,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了。这位网友,规培前和医院签了10年的服务协议,也许人总是会对未来的预估过于理想化,觉得10年时间也就一晃而过,没想到现实总是变化太快,没过3年形势就发生太多改变,等到想要离开时候,医院一纸违约诉讼,就让人天昏地暗,无所适从。
规培生都是即将跨进医生行列的研三的学生,而就在今年,竟然有3名规培生选择了自杀,让人感到恐怖。这些规培生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条不归路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他们的生前的轨迹,审视一下他们为什么会走上这样的一条路?
近期,天津某医院一位医生离职,遭遇医院索赔违约金31万余元,几乎相当于该医生2年多的全部收入。19日,该案医生的顾问律师向上游新闻记者表示,医院主张的违约金中包括了工资、社保等收入,不符合劳动法规定,已被仲裁委员会驳回。
规培生对很多人是个陌生的词,规培的全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那规培生就是医院的流动的工作人员,他需要在每个科室进行轮岗,适应了一个岗位,两三个月后又要换新的工作内容,这个过程是3年,有些人都想过辞职,可离开意味着多年的努力相当于白费。
规培现如今已经成为了当医生的硬条件、强要求,不规培就没法晋升,按理说之前没规培过的医生们那肯定都是挤着、抢着去报名参加规培,可自从2022年后,情况稍有不同,规培不再像以前那样火热,不少准医生们已经对规培抱着冷眼旁观的态度了,他们觉得,很多政策落实不了,一些基层医院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强制要求规培了,规培好像也没那么重要。
(本文作者健闻咨询,医疗行业跨界洞察)医学博士,毕业于北大医学部,曾就职于北京的大三甲公立医院皮肤科——在世俗评价里,小博身上的光环灿烂,若按部就班的走下去,职业发展应该一帆风顺。2022年11月,小博告别公立医院,投身市场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