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癞蛤蟆皮及其提取物治疗恶性肿瘤,是确有科学依据还是民间谣传的“偏方”?在4月20日的“抗癌一线 解码防治”系列直播课栏目中,南方日报、南方+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殷玉琨,就这一问题为公众作出辟谣。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肿瘤科 黄金昶中医药治疗肾功能异常(1)药物组成及用法:药物组成:熟地20 g,山萸肉15 g,山药15 g,泽泻15 g,茯苓15 g,丹皮12 g,生黄芪30 g,蝉衣10 g,荜解15 g,半夏15 g,附子10 g,大黄6 g,僵蚕10 g,姜黄10
“肿瘤患者想尽办法为自己治病,各种偏方应运而生,有人肚脐贴蟾蜍皮,导致全身发皮疹,差点没了命。”昨天,市中医院急诊科的医生提醒,网上经常会转发各种肿瘤治疗的偏方,患者千万别盲目照着学。 贴上蟾蜍皮全身红肿患者刘阿姨,今年55岁,去年查出了卵巢癌。
□通讯员 章琛 金陵晚报记者 苏丽萍“癞蛤蟆”“肺癌”,本来八竿子打不着的两者,竟然被联系在一起。昨天,记者获悉,一位65岁的老人为了治疗肺癌,3年时间吃了千只癞蛤蟆。当她将自己的举动告诉了肿瘤专家,专家们也吓了一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随着近几十年工农业迅速发展,科技进步等推动着人类的生活越来越丰富优越,人类的整体寿命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对于化学原料物料的使用更加急剧攀升,导致的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种癌症肿瘤不断出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
随着养殖蟾蜍采集蟾衣新技术逐年不断更新,在相同水土面积、人力、设备设施和资金成本投入情况下,采集蟾衣品质和蟾衣产量年年提高。新技术成就了产品品质,采集到蟾衣品质越好,新技术又提升了生产力,产品产量大幅提高。
在网络资讯发达的如今,每天在新媒体上都有人在转发或者分享治疗各种肿瘤的偏方,根治、不开刀、见效快等字眼,让许多肿瘤病人“深陷其中”,患有卵巢癌的刘阿姨就是其中一员。有媒体报道,为了根治卵巢癌刘阿姨竟然在肚脐上贴蛤蟆皮,引发重症剥脱性皮炎,险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