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7日,全球科技界再掀波澜——Meta宣布成立百人团队研发AI人形机器人,剑指家务助理与开发者生态;与此同时,中国机器人产业链迎来爆发期,业绩预喜率攀升至34.5%,人形机器人迈向量产元年。
2月18日,上海,工程师在训练人形机器人采集信息。日前,上海首座人形机器人量产工厂——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一期工厂实现大规模量产。目前,这家企业共推出了5款机器人,涵盖交互、重载搬运、数据采集、科研和工厂作业等多个领域。
近期,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多重因素催化,海内外具身智能最新动态不断提升行业关注度。Wind数据显示,万得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2月5日大涨3.28%,自2025年1月6日以来涨幅高达20.10%。业内人士表示,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科技的重要方向,正逐渐走向市场。
机构指出,2025年或是人形机器人商用化量产元年,国内外科技巨头共同加码,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高速发展期,具备板块性投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丝杠、减速器、力矩传感器、国产机器人整机环节。核心逻辑1.人形机器人是AI应用落地的主要载体。
杨德龙 | 立方大家谈专栏作者本周是节后开盘的首周,虽然大盘没有实现首日开盘红,但全周出现了极大幅度的反弹。在人形机器人板块大幅上涨的带动下,科技股表现非常突出。DeepSeek的横空出世冲击了全球科技股。美股中以英伟达为代表的科技股由于涨幅过大,出现了一定的估值泡沫。
机构指出,全球科技浪潮奔涌向前,人形机器人产业正以超线性速度突破奇点。随着人形机器人走向2025,行业引领者特斯拉机器人定型与量产渐行渐近,海内外巨头入局建立生态链,2025年或将迎来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有望孕育丰富的投资机会。核心逻辑1.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不断发展,端侧AI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桌面机器人作为AI的新载体之一,近期备受市场关注。继苹果被曝正在推进桌面机器人项目开发后,国内多家企业也相继传来桌面机器人相关的利好消息,产业前景被普遍看好。
由于全球科技通讯的强势崛起,工厂制造业又迎来了一波高速发展期。然而,随着国内人口红利的逐步减弱,公司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涨,紧张的用人市场倒逼着传统制造业不得不转型升级。为了更高质量的工艺产品以及减少人工成本,“无人工厂”的生产模式在一片呼喊声中脱颖而出,昔日的想法已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