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钢聘请多名教育专家,为儿子量身打造了3个“5年计划”,只为他能成才,考上清北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成顶级的企业家,然后回来继承家业。然而,马继业却并没有参加高考。第二年,马继业复读,以705的高分考上了他曾向往的体校。
前言电影来源于生活,这不刚出的《抓娃娃》就有了对应的现实版。一位上市公司老板的大儿子,暑假工选择送外卖。出生在如此富有的家庭,却选择了这么艰苦的工作,这一点着实让人意想不到。那这位大公子的父亲是什么身份?他的经历和电影《抓娃娃》又有什么不同呢?
喜剧的内核是悲剧,看完《抓娃娃》之后,这种认识更强烈了。本以为这是一部轻松欢快的喜剧,本以为在欢笑之外还能收获一些教育孩子的经验和教训,结果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心里突然堵得慌,有些剧情看起来很不错,但经不起细琢磨,越琢磨心里越不舒服。
抓娃娃,看完真的细思极恐。原本本着“沈马组合”去的,但看到最后,圈粉的竟然是马大俊。最后却发现,过分的宠溺式成长,把自己的这个大儿子给“养废了”,而这样的孩子,是根本没有办法接管自己的公司的,所以,为了自己的基业能够有所继承,他又选择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没苦硬吃,让小儿子再走一遍自己曾经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