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油价、极端天气,点燃粮食危机的三个火苗,在2022年接连相遇。多国的禁令使粮食价格水涨船高,截至5月底,大豆、小麦、玉米的期货价格自2022年年初以来已上涨超29%、30%和50%,如果拉长时间看,小麦、玉米近2年来涨幅均超过100%。
清王朝昏庸无能、北洋政府军阀割据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使得上个世纪最初三十年粮食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到1936年全国粮食产量也未恢复到清末1900年水平,随着全国人口不断增加,人均粮食拥有量一直在500斤以下。
原创出品,禁止转载,违者必究。2021年有很多让大家记忆犹新的词,其中有一个词被反复提及,那就是粮食安全。其实粮食安全并不是今年才重视的,我们一直都十分重视粮食安全,只不过在疫情影响下,这个词开始进入所有人的视野。
(左图:甲骨文“粟”字 右图:甲骨文“黍”字)大河网讯 粟,俗称谷子,脱壳之后称小米。黍,也叫糜子,去皮后称黄米。在我国北方多处史前考古遗址中,都发现有粟、黍遗存。殷商时期的农作物就包括粟、黍。甲骨文中的象形字、会意字等,保存了先民对于事物的认知。
从春秋战国到民国,一些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如管仲、计然、李悝、商鞅、贾谊、晁错、耿寿昌、长孙平、刘晏、王安石、张居正、徐光启、孙中山等人,对粮食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税赋、储备、粮价等,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和治理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