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台是综合艺术体,它集诗、书、画、金石篆刻于一体,浓缩蕴含了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及价值理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世人正确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极好教材,所以,重视和研究砚台的古往今来和它所承载的丰厚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当前塑形铸魂的重要课题。
你用过“文房四宝”之首的砚台吗?你好奇头生双角、身添双翼的金色蟾蜍吗?南京博物院的展品“鎏金银嵌宝石兽形铜砚盒”,正是砚台、金蟾这两个元素的奇妙结合,它有实用的功能,更有精巧的外观。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让我们解开这方砚台的“身世之谜”,一访文人墨客的书香世界。
中国的文房四宝,砚台为首位,自汉代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古代文人墨客必备之物,砚台与墨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书画工具,近年来因书写工具的变化,研墨逐渐淘汰,砚台也失去了用武之地,这才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
汉字的秘密说起“砚”字,其历史源远流长。砚台,亦称为砚,自汉代以来便是汉族传统文房用具中的佼佼者,位列“文房四宝”之一。在笔墨相濡的书写过程中,笔、墨、砚三者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砚台大多选用石头精制而成,因此以石字为旁。
砚文化说略- 韩天衡 -一、砚说砚台的『砚』字,是到汉代才出现的。中国最早的一本字典叫《说文解字》,解释这个『砚』字,左边是石头的石,旁边是它的读音『yàn』。《说文》里解释:『砚,石滑也。』意思说这个字是『磨』的含义。
□朱渝生从涓涓江流,重新发现一方风物。从一刀一石,重新发掘一段历史。让我们驻足,寻觅抗战文化名人在山城、在北泉留下的诗词、墨宝。重新回顾巴渝文房四宝之合川峡砚与北泉石砚,清晰可见这对翡翠姊妹艺术的历史留存和沿革。一方石砚,尺度神韵,笺染云生,浓缩百年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