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芮扬 实习生 唐娇)7月17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黄土之声”社会实践团队到访宝鸡市凤翔区人民剧团进行暑期实践。本次社会实践旨在了解凤翔秦腔艺术的传承现状与发展挑战,助力新媒体背景下秦腔艺术寻求破圈路径。
11月26日,陕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这部全国首个关于戏曲保护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对秦腔艺术的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和保障措施作了立法规范,并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百年剧社传出的秦韵秦声,用属于秦人自己的文艺方式,记录和展现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感人抗“疫”故事。前日,当记者走进三意社排练场,在安全措施完备的环境下,演员们正戴着口罩进行排练。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青春逆行》整部剧分为“这次别离”“五箱口罩”“红马甲”“待到樱花开烂漫”四幕,全剧通
6月19日下午,杨凌示范区温馨社区群众艺术团演播室笙笛并发,管乐悠扬,秦腔“易俗风格”代表演奏家陈百甫正耐心地给乐队和演员指导秦腔演奏、演唱技术。写曲谱、示范、讲解,陈百甫耐心细致地给大家讲解着秦腔乐队演奏要领。
中新社西安5月18日电 题:李梅:秦腔如何向世界展示多元中国文化?——专访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中新社记者 阿琳娜“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秦腔是中国古老戏曲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
来源:【三秦都市报】“90后”陕西女娃李艺馨火了。近3个月,李艺馨在咸阳福园巷子开直播推广陕西戏曲文化。这个唱了21年秦腔的姑娘,正在通过她的方式让更多人听秦腔、唱秦腔、了解秦腔。她在社交平台的自我介绍是:“我要做秦腔的宣传大使,让世界知道秦腔”。
为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辖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进一步展现基层风采,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库尔勒市税务局驻梨香街道凌达社区“访惠聚”工作队、社区党委、秦韵艺术社联合开展了秦腔演唱会,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