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军队,其发展历程中涌现了许多英勇的将军。在红军时期,杨得志、杨成武和杨勇作为红军指挥员的优秀代表,凭借年轻而英勇的精神,带领部队在长征途中战胜各种困难,建立了红军的声誉。
“青年当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中,这支从建立时期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新型人民革命军队,始终在践行这一宗旨,完成了许多重大且艰巨的挑战。
1955年9月,我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授勋在中南海怀仁堂展开。期间共有55人被授予上将军衔,75人被授予中将军衔,另有798人被授予少将。这几百位将军的名气或许不及十大元帅和十名大将,但却是共和国革命力量的中流砥柱,为新中国的成立建下了汗马功劳。
在我国历史上,父子、兄弟一同上阵杀敌常常会被传为佳话,这是因为在人们的观念当中,这体现了传承和家庭和睦,也属于是忠君爱国的一种象征。不过,要想达到这一点并不算特别容易,因此历史上比较有名的父子、兄弟组合相对来说比较稀少。
1945年8月,晋冀鲁豫军区发起上党战役,反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军区刘、邓首长指着三位纵队司令员说:“你们‘三陈’都在,就是本次战役的基本力量”。“三陈”就是陈赓、陈锡联、陈再道,他们分别担任太岳纵队、太行纵队、冀南纵队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