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厌学就诊的孩子中有部分小学生,而初、高中学生更为多见。他们的症状多是,一去学校就有各种身体不适,或者情绪崩溃,慢慢地就不去上学了。●从医学视角来看,儿童青少年是情绪障碍的高发年龄。国内、国际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显示了这一点。9月是开学季。
中新网德宏9月2日电 (王磊 张凡)2日,在中缅边境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市姐告小学,新招收的56名缅籍小学生已开启在中国校园中的学习生活。姐告小学位于瑞丽市姐告经济开发区,毗邻缅甸,学校里有中国和缅甸学生,是一所具有“中缅胞波”情谊的特色国门品牌学校。
代驾、代购、代人排队,“跑腿经济”日渐兴起,还有家长下单让闪送送孩子上学,事件引发网友热议。不少家长分享自己的消费经历,个别家长称骑手有平台保证,送孩子到校后还会拍照给家长,“可以说非常负责”。跑腿送孩子上学看似简单方便,解决了家长的燃眉之急,却存在不少问题。
2022年9月,女儿上幼儿园大班前,80后家长许星(化名)面临着几乎所有“准小学生”家长必经的艰难选择:要不要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这位北京妈妈打听了几家幼小衔接机构,发现大致有3种上课模式:或从幼儿园“退学”直接上“全日制”的幼小衔接班,或每天幼儿园放学后上课,或周末上课。
2月23日,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准备出发去学校。2月23日,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出发去学校。 2月23日,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在家长的带领下乘坐景区观光车。
近日,教育部发布通知,将开展2024年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坚决整治“暗箱操作”“掐尖招生”等现象,并将成立专项工作组开展调查督导。这次专项整治行动,能否缓解家长的“入学焦虑”呢?招生领域存在的“掐尖招生”等问题背后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危害?
2月26日上午7点整,两辆车头亮着“通学公交”的绿色大巴准时停靠在北京朝阳区香江北路通学车站。26日起,朝阳区通学公交217路正式投入运营,为5公里沿线数万居民的孩子提供上下学通勤服务。香江北路是始发站,7点半准时发车。
东城区一处安静的胡同大院内,推开一道门,穿着统一紫色住院服的孩子们,正穿梭在儿童精神科的廊檐小院之间。他们是一群暂别学校的孩子。学业压力、社交障碍、睡眠障碍、厌食、幻觉、家庭冲突、注意力缺陷、应激反应……离开集体,原因不一,或只是单纯失去了上学的兴趣,陷入抑郁。
2月23日,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准备出发去学校。2月23日是云南省宣威市普立乡官寨完小开学报到的日子,家住尼珠河村的小学生们相约一起,收拾好10天的换洗衣物,背上书包去学校报到。与其他小学生不相同的是,他们上学乘坐的是“云端校车”。
2024-04-24 08:21来源:新华社 链接已复制字体:小大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记者赵旭)北京市教委23日下午发布《关于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严禁以考试成绩、各类竞赛证书、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2日电 (记者 贺劭清)“哈利波特”从你身边“飞”过,“唐僧师徒”从你眼前走过……成都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近日举行了以“教育戏剧”为主题的入学仪式。成都棠湖中学怡心实验学校入学仪式现场。
今天,北京市教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202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今年入学政策总体保持稳定,严格落实教育部阳光招生专项行动要求,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