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颖“感觉我也爬了。”“两个字,震撼!”“知道登顶难,没想到这么难,最后几百米太陡了,看着都头晕。”用无人机攀登珠穆朗玛峰是什么样的感受?最近,一条“用无人机飞跃珠峰全过程记录”的视频在网上火了,全程耗时4分钟即可让观众体验攀登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的感觉。
来源:环球时报 尼泊尔《加德满都邮报》8月4日文章,原题:中国无人机将把废弃物从珠峰的山坡上运走今年秋天,尼泊尔将部署重型无人机,从珠穆朗玛峰以南6812米高的阿马达布拉姆峰运送废弃物。这将是无人驾驶飞行器在尼泊尔高海拔地区进行的首次商业作业。
聚焦“世界屋脊”地气相互作用研究,珠峰地区首次水—热—碳通量航空观测试验8月1日启动,持续开展一个月圆满完成。作为中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试验备受关注。何为地气相互作用?为什么要在“世界屋脊”开展地气相互作用观测研究?
无人机挑战珠峰!大疆FC30秀出超强能力,美国制裁能拦住大疆的步伐吗?FC30无人机珠峰首飞,挑战极限,太震撼了2024年4月25日到5月1日,珠峰南坡,5300米高的冰原上,大疆FC30无人机迎来了它的闪亮登场。
来源:科技日报 记者 陆成宽8月1日,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高寒环境复杂地表地气相互作用天-空-地立体协同观测试验正式启动。这是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首次利用航空平台开展水热碳通量观测试验,将填补青藏高原珠峰地区“面尺度”地气相互作用观测的空白。
来源:新华网记者8月2日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获悉,该院组织开展的珠峰地区地气相互作用立体观测试验日前正式启动。其间,团队首次利用航空平台在珠峰地区开展水热碳通量观测试验。搭载水热碳通量观测系统的无人机正在进行通量数据获取。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陶韬8848.86米!作为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不仅是国内外游客进藏旅游的打卡地之一,更在每年都会迎来众多攀登者的挑战。据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政府统计,截至12月15日,2024年珠峰景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54.02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8%,创历史最高纪录。
第二届中国航协航空大会正在北京举行。记者在大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9月,我国无人机注册已达204.9万架,到2025年,我国民用无人机产值将突破2000亿元。本届中国航协航空大会,也带来了目前国内最新的无人机应用领域和最新机型。
8848米的珠峰是许多人的梦想之巅,但对无人机领域而言,这是一项几乎无法企及的挑战。然而,中国的大疆无人机近日以实际行动震撼全球——成功飞越珠峰,完成了连直升机都难以完成的壮举!消息一出,欧美各界哗然,大疆的强大技术实力再次引发热议。“中国大疆”无人机是最响亮的名字。
珠峰,曾经是人类的禁区,同时也是很多科技产品的禁区。毕竟,极高的海拔、恶劣的天气、复杂的地形,对人和物都不友好。不过。就在最近,有一样东西突破了这个禁区——它就是无人机,还是完全没有经过特殊改装的民用无人机。这说明什么,说明它生而强悍。创造这个壮举的,没有意外,又是咱们中国的。
2024第N种回顾方式#头条深一度#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全球每年无人机的产量数以百万计,市场规模更是如雪球般越滚越大,不断刷新纪录。当大家都在为各种品牌的无人机争奇斗艳而眼花缭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