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烈义士——国民党64军抗日战士国民党64军的官兵绝大部分是广东人,其中许多官兵来自肇庆地区的高要、德庆等地。抗战爆发后,这支军队参加过兰封会战、武汉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追忆肇庆、广东乃至全国的抗战史,国民党64军是一支值得广东人民铭记和怀念的军队。
1941年2月初旬,敌在广东之北海、海康、电白一带登陆,骚扰亘七昼夜之久,沿海人民惨遭蹂躏。林时清,在陈济棠时代当过燕塘军校代校长,曾保荐邓鄂任该校战车队大队长,是邓鄂的恩人,也是邓鄂的顶头上司,但是,在邓总揽南路大权,而林又值树倒猢狲散的形势下,亦只好毕恭毕敬,俯首听命,这样就塑造了“南路王”邓鄂的威严。
陈公侠将军荣哀录将军讳公侠(1895-1948),初字虚白,后字丹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八年抗日战争间,曾任第一五五师师长,第六十四军军长,第三十五集团军参谋长等要职,参加河南兰封会战,武汉会战,粤北会战,桂南会战,战绩彪炳,歼灭日军无数。1948年病逝。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授权发布43名国民党头等战犯名单:蒋介石、李宗仁、陈诚、白崇禧、何应钦、顾祝同、陈果夫、陈立夫、孔祥熙、宋子文、张群、翁文灏、孙科、吴铁城、王云五、戴季陶、吴鼎昌、熊式辉、张厉生、朱家骅、王世杰、顾维钧、宋美龄、吴国桢、刘峙、程潜、薛岳、卫立煌、余汉谋、胡宗南、傅作义、阎锡山、周至柔、王叔铭、桂永清、杜聿明、汤恩伯、孙立人、马鸿逵、马步芳、陶希圣、曾琦、张君劢。
第59军 军长:张自忠 第 38师 师长:黄维钢 第180师 师长:刘自珍 第68军 军长:刘汝明 第119师 师长:李金山 第143师 师长:李曾志 第77军 军长:冯治安 第 37师 师长:张凌云 第179师 师长:何基澧 第132师 师长:王长海。
5军:军长熊笑三,国军五大主力之一,杜聿明的老部队,二兵团成立之前一直都是邱清泉任军长,东北战场上国军的很多大佬也都出自这个第5军,如郑洞国、廖耀湘、刘嘉树、郑庭笈等,第5军可谓是解放战争期间国军南线的救火队,进攻过苏北、打过豫皖苏、重点进攻阶段调往山东,开启了和华野10纵的“交往史”,豫东战役时因为救援区寿年兵团不利军长邱清泉受到老蒋训斥,淮海战役前负责保护徐州以西的安全,黄百韬兵团被围后,作为主力参与救援,后又向南攻击企图夺回宿县。
一、开序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日本的侵略军队从华北向华中推进,目标直指中国的心脏——武汉。这座坐落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军事、政治、经济的重要节点。1938年,武汉成为了中日战争的主战场,这座城市与其背后的中华民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解放战争中共出现过五次第7兵团的番号:一、陈明仁所部(1948年1月——1948年6月) 二、区寿年所部(1948年6月——1948年7月) 三、黄百韬所部(1948年7月——1948年11月)四、张耀明所部(1949年4月——1949年6月)五、裴昌会所部(1949年9月——1
1948年8月,国军统帅部在南京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恢复军和师两级番号外并正式决定将兵团一级作为正式野战机构与绥靖区配合,对解放军进行攻势。国军一共出现过22个兵团,这22个兵团只有两个兵团最后撤回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