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法院的职权主要是行使审判权,且属于排他性,在国家司法领域享有的审判专权,主要受理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法庭上审判现场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审判长、审判员、陪审员、书记员、法警组成。审判长负责整个案件的办理过程,如遇到复杂的案件不能判决的,须向法院院长汇报情况,保证案件有序开展。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东交民巷27号,是最高人民法院的所在地。作为我国最高级别的审判机关,最高法作出的判决都是终审判决,具有判例性质,而最高法出台的司法解释,与法律具有同等效力。因此,进入最高人民法院当一名法官,成了很多法律人士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不需要是法律专业,也不用通过司法考试,就能亲身参与大案要案审理,促进司法公正,是不是觉得这样的工作很酷?在江苏,目前近两万人在做着这样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那就是当一名人民陪审员。在我国,人民陪审员依法享有参加审判活动、独立发表意见、获得履职保障等权利,被称为“无袍法官”。
微信公众号:法律人成长部落目前,中国法官人数已达到19.6万人,约占全国法院总人数的58%。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在我国包括各级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法官的职责是参加合议庭和独任审判案件。怎样才能当上一名法官?
这是一起不复杂的案件:高中生在网吧门口,采取殴打,语言威胁等暴力手段劫取他人现金100元,被公诉机关以抢劫罪向法院提起公诉。经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后,审判长宣布判处被告人有期徒刑二年,罚金人民币一万元。
从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三五纲要开始,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围绕着“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审判独立机制的建立,审判监管去行政化的改革已不断深入,司法权去行政化已深入各个审判者的人心,审判监督管理的理念已向科学化转变,尤其是逐渐从实体监督转为程序监督,从随意性转为组织性、留痕化,但如何平衡司法权独立性与审判管理的层级性,如何在审判监督管理中实现促进审判机制的科学运行,一直是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的难题。
作为审判长负责制实施后首批选任的审判长之一,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的法官魏巍一直坚守“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呈现在每一位当事人面前”的理念,多年和团队坚持在办案一线。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吹响了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号角。
11月18日上午,宝鸡市金台区法院第四法庭内,金台区法院院长陈军担任审判长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被告人黄某非法拘禁一案,并当庭宣判。庭审历时一个小时四十分钟,在陕西庭审直播网和官方微博、微信进行同步视频、图文直播。
省高院院长与省检察院检察长同庭办案,这是怎样一种体验?这一幕,出现在8月11日的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在一起盗窃、抢劫、故意杀人上诉案中,湖北高院院长李静担任审判长,省检察院检察长王晋担任公诉人,整个庭审,专业高效。
今天(29日)上午,涉案金额高达3.3亿元的“乐拼”仿冒“乐高”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落槌,法院驳回李某等人的上诉,维持原判。根据原判,李某以侵犯著作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并处罚金9000万元;其余8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至3年不等刑罚,并处相应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