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格库铁路新疆段扩能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新增设的28座车站全部开通投用格库铁路新疆段扩能改造工程列车行驶在格库铁路上。格库铁路新疆段扩能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增开的台特玛湖站、骆驼泉站、七面峰站、望塔站等28座会让站,新建库塔联络线及相关配套工程。
IT之家 2 月 22 日消息,据“温州日报”报道,浙江温州现已实现无人机常态化巡检市域铁路,相应无人机巡检作业从 12 月开展试点,主要利用 3 架无人机在 S2 线乐清段完成市域铁路的日常巡检、巡查和巡护工作,覆盖万岙站-柳市东站、下塘停车场-清东路站范围共计 26.3 公里的线路里程。
出舱,起飞,开始体检!这可不是我们常见的航拍无人机,它是一名会飞的智能列检员,在行业内被亲切地称为智能“飞将”,能围绕列车上下、里外,边飞行边扫描,“体检报告”实时生成,让列车巡检这个曾经耗费人力的活儿轻松实现无人化。
8月26日格库铁路新疆段扩能改造工程全部完成新增设的28座车站全部开通投用格库铁路新疆段扩能改造工程格库铁路东起青海省格尔木市,西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尔勒市,线路全长1206公里,其中新疆段长734公里,于2020年12月全线开通运营。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3月20日消息,近日,我国首台列车车顶无人化检修机器人在河北唐山问世。这款车顶无人化检修机器人搭载驱动系统、供给系统、升降系统以及机器人系统等,可实现对列车车顶部件自动化、智能化清洁,对车顶部件外观检查,还可自动更换空调滤网,对受电弓、空调状态进行检测等。
近日,我国首台列车车顶无人化检修机器人在唐山问世,这是我国轨道交通机车车辆检修检测领域的一次突破。据悉,列车车顶无人化检修机器人主要包含驱动系统、供给系统、升降系统等,可实现对列车车顶部件自动化、智能化清洁,对车顶部件外观进行检查,自动更换空调滤网和对受电弓、空调状态进行检测等。
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磁悬浮与电磁推进技术总体部负责研制的“管道磁浮高精度智能无人巡检车”,在首期建设的高速飞车全尺寸试验线上,成功进行了10公里级速度的管道动态测量与检测一体化的快速高精度智能化无人巡检试验,实现了毫米级轨道几何参数检测、异物入侵检测功能,同时实现了螺栓松动以及磁浮线圈故障检测功能。
河北日报讯(袁铮、孙振乾)9月26日8时36分,总重达10800吨的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出发,经过2小时30分钟行驶,顺利到达黄大线东营西站,全程运行平稳,精准停靠指定位置。这标志着国内首次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开行试验顺利完成。
9月26日,随着一声长笛响起,一列万吨级无人驾驶重载列车从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南站出发,行驶了两个半小时后,顺利到达黄(骅)大(家洼)线东营西站,精准停靠在指定位置。这是我国重载铁路智能驾驶领域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完成开行试验。
23日,京沪高铁黄河特大桥上高铁不时呼啸而过,《环球时报》记者在桥下看到,三架搭载精密设备的无人机从桥下的移动全自动起降平台次序起飞,编组成一个无人机小集群,按照设定航线执行对黄河特大桥钢结构的自动巡检任务。
中国工业报记者 孟凡君记者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获悉,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下属科工储装研发的国家能源集团雁宝能源储装中心全国首套“机车联动全流程智能装车系统”试运行效果良好,目前已累计完成7万多节装车测试,装运煤炭500万吨,实现了国内首次机车无人驾驶与无人装车的联动运行。
河北日报讯(记者袁铮 通讯员孔宾)7月15日,一列检测车缓缓驶离朔黄铁路肃宁北站,开往400余公里外的神池南站。这是国内首列重载智能综合检测车。当日,该车完成首次检测任务,累计采集分析数十万条数据,为铁路安全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川观新闻记者 陈俊伶3月4日,春运接近尾声。记者从四川省春运工作专班获悉,截至3月3日,四川境内铁路运输持续满负荷运转,春运以来共发送旅客2837.9万人次,同比上升33%。
2月8日,国网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无人机航巡班飞手张超、刘明敬,驱车来到位于和硕县境内的110千伏金乌线,对该条春运保电重点输电线路展开无人机巡检作业,确保吐库二线电气化铁路春运期间安全稳定运行。
吊装滑轨上,智能机器人沿着预设轨迹前行,前端的红外热成像仪扫过200余台信号设备,将设备运行状态生成视频、图片,实时传送回指挥中心……6月27日,在黑龙江省牡佳高铁1号中继站内,由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第二代AI智能巡检机器人正在试运行。牡佳高铁是我国最东端高寒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