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通过“望”,医者可以从人体表象中解读出很多疾病的蛛丝马迹,从而及早调养、医治,这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下面我们就来用医者的眼光“望”一“望”我们的脸,想必我们会发现更多的身体信号和密码。一、脸通红、耳垂褶皱、舌尖发暗:心脏不好。
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不少心脏不好的人,他们的脸上总是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红”。与健康人不同,大部分人在运动过后出现脸色潮红,是由于皮肤血液循环加快所导致的。而有心脏病的患者的“脸红”,主要局限于颧骨部位。
在比较少数的高血压患者中,可能会偶尔出现面部潮红的患者,这个“红”与健康的面色红润是有区别的,之所以面部会潮红,主要是因为心脏扩大、心肌肥厚、心肌收缩力增加,使心脏排出的血量增加,从而引起头面部血管扩张充血,才导致脸色发红。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可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长期健康。它可以以多种形式出现,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心脏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尽管心脏病可能有很多种发病机制,但是它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
生活中,很多人把脸红,尤其是红光满面当做健康状况良好的标志。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如此描述脸红:“颜面潮红,是最独特和最具人类特征的表情。”脸红,是由人体天然兴奋剂——交感神经兴奋,引起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增大,颜色变深,反映在脸部的一抹红。
姐妹们好鸭~最近的天气可真够冷的,尤其是寒风呼呼地刮,浮游炮出去走一圈,回来脸就被吹得又红又烫。生理性脸红主要是指在皮肤功能正常的前提下出现的脸红,比如有的人天生角质层比较薄,毛细血管比较浅表,这类人往往皮肤比较白。
但除了情绪变化的影响,人在特定条件下也会出现持续的双颧发红的“红脸蛋”症状。《黄帝内经》云:“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者,病虽小愈,必卒死。”“赤色为心所主, 赤色为热。”要犯心梗的人或是心脏病患者,脸的两个颧骨处大多是红色的,有的人甚至红得发紫,如高原上人脸上所形成的“高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