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和一个叫蔺苗(化名)的人不认识,但市民陈女士已经知道许多关于她的信息,比如姓名、工作单位,还知道她有一张招商银行尾号为7××5的银行卡……而这一切都源于蔺苗在更换号码后,未及时解除绑定并告知身边人,导致了信息泄露。
南都讯 刚办的新手机号码,莫名其妙收到银行的催债信息,这让惠州的杨女士很困惑,信息里被催收的人,自己也不认识。持续不断的催收信息,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不小困扰。南都记者从运营商处了解到,该号码是回收后重新发放的,以前机主用号码绑定了银行账号,手机号注销后却未解绑导致。
7月22日,市民吴女士向南都记者反映:“最近在联通官方APP选号新买了个手机号,注册微博的时候显示已被注册,我不可以新注册,只可以选择登陆,然后能看到这个号码原主人过往的id、头像、关注了什么账号,有什么消息提醒,在哪些地区登录过,就这样莫名窥探了另一个人的生活。
新华社北京4月8日电 题:注销手机号我们应注意什么?新华社记者高亢近日,注销手机号可能存在个人信息泄露、财产安全等风险隐患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注销手机号到底存在哪些潜在风险?注销手机号我们应注意什么?注销的手机号多久重回市场?
来源:人民邮电报 “用户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当手机号不用了,去营业厅注销,过一阵运营商会重新将手机号投入市场销售。下一个用你手机号的人,可以用手机验证码登录你的支付宝、微信等各类软件,后果不堪设想。”近期,安徽铜陵一位民警在社交账号发布的一条科普视频引发网友热议。
来论 近日,有民警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视频表示:“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随后,该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发热议。 这个提醒是有道理的,运营商确实会将注销的电话号码重新投放回市场,也就是所谓的“二次放号”。
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二次放号”怎么破?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民警“徐督督”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科普视频中表示:“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随手注销的手机号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随后,该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发群众广泛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