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智慧指挥中心是郑大一附院医院综合性管理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全院话务资源,以96299热线为统一入口,集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通过大数据智能分析,能够优化配置并利用医疗资源,对外服务患者、对内服务临床,提供7×24小时全天候人工坐席话务服务。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5G智慧救护车,上车即入院;远程智能专科诊断平台,覆盖全省425家医院……9月1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以下简称郑大一附院)医疗智慧医院建设成果推介会上,多种“智慧”场景引人注目。
日前,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召开北院区国家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项目方案论证会。王成增说,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是提升区域医疗卫生质量与水平的重大举措,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生动体现,是该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行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晓敏11月10日,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全科住培医师工作要求,推动河南省全科住培工作持续发展,郑大一附院全科专家团队一行十余人前往巩义市米河镇卫生院,开展以“十年住培同创全科基业,百载育人共筑健康中国”为主题的第二期红色主题系列活动。
9月11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智慧指挥中心(96299)正式启动运行,从解决患者看病就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每一处细节“问题”入手,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就医服务新模式,优化患者就医流程,切实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日前,郑大一附院儿童血液肿瘤专业首次应用CD7 CAR-T细胞免疫疗法成功治疗一名儿童高危难治性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填补了河南省在这一领域的治疗空白。为后续类似病例的治疗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再次彰显了郑大一附院儿童血液肿瘤专业的技术实力。
9月8日,记者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近日,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急诊创伤救治中 心医疗团队急诊施救,成功为右臂完全断离6小时的患者接回断肢,挽救了患者生命和肢体功能。不久前,平顶山一患者因为意外事故导致整个右臂从肩膀处离断,当地医院紧急对伤者进行止血包扎、输血抢救。
6月18日,全国非手术多模态肿瘤治疗模式推介活动暨郑大一附院热疗光动力治疗中心开业庆典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举行。热疗与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并称为国际公认的五大肿瘤治疗手段。数据显示,目前仅有55%的恶性肿瘤可以治愈,其中,手术治愈27%,非手术治疗28%。
来源:【医师报】访谈嘉宾: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秦贵军教授采访者:《医师报》融媒体记者 尹晗“昨天的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医生也是普通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秦贵军教授向《医师报》记者讲述了采访前一天的“遭遇”。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林辉2024年1月6日,人民好医生致敬典礼暨《2023人民好医生跟诊记》发布仪式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厦举行。河南有5位医生荣获2023年度全国“人民好医生”称谓,另有2位医生获得本届活动优秀推委会专家“突出贡献奖”。
来源:【大河健康报】2024年1月6日,人民好医生致敬典礼暨《2023人民好医生跟诊记》发布仪式在北京广播电视大厦举行。河南有5位医生荣获2023年度全国“人民好医生”称号,另有2位医生获得本届活动优秀推委会专家“突出贡献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