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北魏的墓志书法篇篇精彩,贴贴可学。这是中国书法最辉煌灿烂的阶段,把这个艺术阶段描绘成顶峰绝不为过。我不是书法理论工作者,这些心得全部来自于实践,只有经历过,才能有深刻的体会。【王珚奴墓志】局部【王珚奴墓志】非常精彩,如果没有写过的话,你现在就拿起毛笔,亲手试一下。
我们现代临摹的法帖,大多延续“二王”风貌,笔画飘逸流美、俊秀灵动,尽显虚和儒雅之风,实际上,早在王羲之以前,书法正统气象,与其截然不同,汉晋时期篆隶为尊,字体敦厚宽阔,推崇粗狂、浑穆的雄壮姿态,虽然魏晋早期的汉字,获得简化,衍生出今草、楷书等,但是风貌仍旧不变,继承大将气魄。
不久前,河南洛阳新出土了一件唐代墓志,其书法风格与王義之《兰亭序》非常相近,堪与媲美。虽然没有书写者姓名,但细观许多单字,与王羲之《兰亭序》如出一辙,字形准确,笔法灵动,飘逸有神,可以断定是一位学习《兰亭序》的高手所为。
墓志是中国古代丧葬制度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固定的形制和专门的文体,主要记述死者姓名、卒年和生平事迹。墓志滥觞于秦汉之际,发展于魏晋,完善于北魏,兴盛于唐,延续至明清,经历了由砖造墓志到石刻墓志,由碑形墓志到方形墓志的发展历程。
在很多没有书法经历的人眼中,其心目当中的楷书一般仅限于“楷书四大家”,似乎楷书只有这四种分类,其实不然。楷书自魏晋时期钟繇“变隶为楷”之后,在书法史上演变出了许多种形式,从大的类目上基本可以分为晋楷、唐楷和魏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