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31日电 (记者 应妮)北京近期持续暴雨天气,有着600多年历史的紫禁城如何安全度汛?近期在网络上流传的积水情况是否属实?在31日的走访中,记者不仅在大雨中亲历“九龙吐水”景观,也感受到故宫排水系统的复杂完善。
日前,有网络短视频拍摄了故宫博物院慈宁宫暴雨时积水的画面,对故宫的排水系统功能提出质疑。对此,故宫博物院世界遗产监测部主任狄雅静在接受北京新闻广播采访时,进行了解释。2023年7月31日,故宫600年排水系统抵御暴雨袭击,故宫太和殿台基的螭首吐出雨水。
今天(7月22日)上午,北京主汛期第一场雨还在继续下。气象部门介绍,今天早晨最大雨强出现在东城故宫。22日8时至9时50.4毫米/小时。故宫再现“千龙吐水”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据故宫博物院微信公号介绍,故宫依靠精妙的排水系统,宏大的故宫建筑群,在无数次骤雨中仍安然无恙。
最近的暴雨让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水灾,但让人非常关注的就是故宫居然也开始积水了,而且还不浅。其中最多的一种解释是:故宫以前都是工匠修建的,如果淹水了,那就要诛九族,所以都很用心,而现在的专家无非就是为了骗钱而已,所以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据@北京新闻广播 消息,日前,有网络短视频拍摄了故宫博物院慈宁宫暴雨时积水的画面,对故宫的排水系统功能提出质疑。而网络上更是流传着“北京故宫体现了古代匠人设计的高超智慧,六百年来宫中从未发生过雨后积水的现象”。这样的说法对此故宫就此辟谣,并冲上了微博热搜。
近期,北方多地的大暴雨可谓是触目惊心,其中北京更是遭受近140年来最大的暴雨。或许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本来远在中国另一边的“杜苏芮”会给北京带来如此大的损失,甚至传言称就连600多年不积水的故宫也被淹了。
8月2日,随着北京解除雷电、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恭王府博物馆等多家博物馆已恢复对外开放。前两天由于持续降雨,大雨中的故宫再现“千龙吐水”景观,在故宫核心的三大殿区域,一千多只“排水兽”同时喷出水来,煞是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