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郭茅巴老曹,其中的曹就是我国伟大的剧作家曹禺,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戏剧世界,一起领略这位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的文字风采。提到曹禺,就绕不开他的代表作《雷雨》,数十年来各式各样的评论多达千种,逐渐形成一门“曹禺学”。
“什么叫尖团音?简单说就是尖音和团音的总称。普通话里不分尖团音,但老底子讲上海话,可以清晰听到尖团音,这也是沪语的一种风味。”昨日,上海方言话剧《雷雨》艺术总监兼领衔主演华雯、导演吴汶聪走进上海华师大的校园,为300名学生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沪语课。
“说不尽的曹禺,演不尽的《雷雨》。”作为“天津银行·2023海河戏剧节”的重磅剧目之一,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雷雨》,今晚将登上天津大剧院歌剧厅的舞台。作为该剧导演、周朴园的扮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濮存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是怀着敬仰的心情去做这个戏的。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王佳琳】编者的话:为纪念中国剧作家曹禺诞辰115周年,由李六乙导演,胡军、卢芳等演员出演的新版话剧《雷雨》于1月8日至12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迎来首演。话剧《雷雨》剧组近日在国家大剧院举行媒体见面会,共同分享创作过程。
毫无疑问,《雷雨》这部话剧是一个大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人物命运的悲剧。关于这部作品,当作者谈到写作意图的时候,他说:“《雷雨》是在没有太阳的日子里的产物,是我的第一声呻吟,或许是一声呼喊”,又说:“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需要”,以此来发泄他心中的压抑与愤懑。
听说华雯带领宝山沪剧团排演话剧《雷雨》,她90%的朋友表态有趣、好玩、勇敢,10%朋友保留意见。“他们觉得沪剧团为什么不务正业,去抢话剧团的活?还有的说,搞沪语话剧可以,为什么要做《雷雨》,会不会糟蹋经典,观众会不会有审美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