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唐建勋 通讯员马树华、宋景源)近年来,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绝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和财税增收的发展理念,把“环境优先、生态立市”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以绿色河北攻坚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和举办2016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
洞口县月溪国有林场位于雪峰山中段东麓,场内龙坪山森林康养基地总面积680公顷,离雪峰山苏宝顶主峰仅5公里。康养基地核心区主要资源有200亩水杉林、古杉树、溪流、云雾景观,植被条件好,自然有趣。基地内负氧离子含量达28000个/cm³,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是夏日避暑乘凉好去处。
广西发现一樟科植物新物种——靖西楠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科研团队在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靖西市和那坡县一带,发现一樟科楠属植物新物种。于近期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该新物种被命名为靖西楠,为中国特有物种。
采摘柠香果。荣县融媒供图1月9日,位于自贡荣县长山镇九棚山的柠香果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柠香果挂满了枝头,清香四溢,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在树林间采摘,忙得不亦乐乎。“基地种植有680余亩的柠香果,于去年初投产,今年预计产量在20万斤左右。
章丘区妇联通过整合各领域资源,绘制红色记忆、非遗传承、数字体验、农耕文化、乡村记忆等亲子研学游地图,以点串线供家长们参考,引导家长多点时间陪伴孩子,让孩子们在“行走的课堂”中收获知识,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红网时刻新闻10月8日讯(通讯员 杨清 杨万里)国庆期间,零陵区除城市旅游人潮涌动、人山人海外,农村绿色生态游打卡十分火热,游客不断,从9月30日至10月6日,到农村赏美景、吃土菜、喝土酒、亲子采摘打卡观赏乡村大自然风光和独特生态风貌的游客达20万人次之多。
近日,广西林科院研究团队在国际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发表了樟科楠属植物新种——靖西楠。该种分布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市和那坡县一带,为我国特有种。靖西楠解剖图。(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 供图)靖西楠为百色市传统优良用材树种,生长于石灰岩区域。
近年来,楚雄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并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谆谆教诲与殷殷嘱托,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先行示范区建设,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夏天,“短鼻家族”15头亚洲象从云南西双版纳北移南归,引发世界关注。然而,在距野象谷不远的景洪市大渡岗乡关坪村中田坝村小组,村民们有些发愁:亚洲象应该保护,可是田里的粮食、水果,几乎都被野象吃光,怎么办?
近日,中国气象局发布关于《2023年气候生态品牌创建示范活动评审结果》公告,决定授予全国66个地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其中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榜上有名,获评“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再添一项“国字号”荣誉,进一步擦亮绿水青山“生态名片”。
来源:【绿色湖南】(湖南日报)这里有植物界的孑遗树种水松,有睡莲、王莲等各种浮水植物;也有“中国鸽子树”珙桐、植物“活化石”红豆杉、“木中黄金”桢楠等珍稀苗木;还有形如“金元宝”的“元宝竹”,竹竿上有点点“泪斑”的湘妃竹,竹叶可用来包粽子的箬竹……近日,记者走进沅江市湿地植物国家
青山含翠,景村相融。走进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茶园里一片片翠绿的茶叶在阳光下泛着油亮的光泽。抬起头,彩色玻璃栈道横亘山野,与周围的绿色植被形成鲜明对比,为游客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苏家山变了。”苏家山村党支部书记苏文达说道。
中新网南宁9月11日电(蒋日红 武丽花)记者11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获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西林科院”)科研团队在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靖西市和那坡县一带,发现一樟科植物新物种,并于近期发表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该新物种被命名为靖西
古滇名城古滇艺海大码头。 记者周密/摄 市民在古滇名城游玩。 记者李海曦/摄 一年前,七彩云南·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首期项目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开启了亲水近水的新时代,历史的积淀和自然的造设相互碰撞,让滇池南岸焕发新的生机。短短一年,累计迎四方宾客200万人次。
平时大多数人很少一次把奥森公园转个遍,大多数绕着橡胶跑道跑跑步、游乐场陪陪孩子、遮阴凉爽处露个营,这次我趁五一假期无法离京,借锻炼身体之名,徒步13.33公里,边走边拍,走走停停,带着大家跟随我的路线“云上游奥森公园”——对于居家的朋友以及还未曾去过奥森公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