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及内蒙古艺术剧院联合出品的儿童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全区巡演在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上演。该剧以“人民楷模”都贵玛养育28个孤儿的故事为原型,讲述了在新中国艰苦时期,内蒙古人民克服自身困难,抚养三千孤儿的历史佳话。
中新网乌兰察布11月25日电 (记者 张林虎)“妈妈,您是我们全家的恩人,感谢您对弟弟的抚养,谢谢您!”拥抱着82岁的“草原额吉”都贵玛,杭巧云泪眼婆娑地连用10多声“谢谢”表达心情。图为杭巧云登门感谢都贵玛。
来源:平安内蒙古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11月23日,扎拉嘎木吉(右五)和四子王旗的亲人们准备迎接杭巧云一家。11月23日,家住江苏南京、今年70岁的杭巧云一家7口人来到了15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乌兰察布四子王旗,向对自己弟弟有着养育之恩的“草原母亲”都贵玛致谢。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9日电 (陈峰 刘文洁 包云峰)“爸爸妈妈,我终于回来了!”“我有姐姐了、我有弟弟了!”……19日,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撮镇镇张王村的刘家老宅门前,姐弟3人的声音交织在一起,伴随着哭声,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当日,“国家的孩子”赵丽俊阔别家乡64年与姐弟成功认亲。
人民网呼和浩特4月21日电 (记者 张聿修)4月20日上午,第二届“悦读悦享·书香北疆”全民阅读活动季暨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长篇报告文学《辽阔大地——一个母亲和她的28个孩子》读者见面会举办。读者见面会现场。
中新网乌兰察布6月11日电 题:内蒙古牧民钢宝力达:“国家的孩子”跨代接力续写佳话中新网记者张林虎“60多年前,国家养育了我的父母,给予了他们新生命。作为‘国家的孩子’的后代,我有责任回馈社会,回报国家的恩情。”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牧民钢宝力达如是说。
中新网呼和浩特2月17日电 题:这个春节,草原与江南上演四次深情对话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团圆符号。蛇年春节期间,内蒙古自治区的4位“国家的孩子”——胡英华、李亚萍、高芳和呼和(呼和已故,其遗孀与子女代为寻亲)跨越时空阻隔,与江南的亲人相认。
央广网乌兰察布1月18日消息(记者邵玉琴)1月18日上午8时58分,来自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的乌云其木格带着三个孩子和外孙女在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毛旗村河西村钱家认亲。呼和的妻子带着三个孩子在江苏省宜兴市认亲(央广网发 石茹意 摄)原野青绿,河水潺潺。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王罗懿“爸爸妈妈,我终于回来了!”“我有姐姐了、我有弟弟了。”“妹妹,我终于把你盼来了。”“姐姐,欢迎回家!”……2月19日上午,安徽合肥。在一栋百年老宅前,“国家的孩子”赵丽俊见到了自己的姐姐和弟弟。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静远 隋佳桐 邢明):赤峰,因一座赭红色山峰而名贯古今,著名的红山文化发祥于此。因“国宝”碧玉龙的发现,赤峰又被称为“玉龙之乡”。赤峰的街道旁、建筑物上、公共设施上……随处可见“红山玉龙”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