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来自希腊亚历山大弗莱明生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心(BSRC Fleming)和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细胞报告》杂志上的最新研究声称,他们在人类的基因组中鉴定出了155个来自DNA非编码区的新基因——这表明,现代人类在700万年前和黑猩猩谱系“分道扬镳”后至今仍
DNA结构图。资料片□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记者 王敬照载有人类庞大遗传信息的基因组,是一部由30亿个碱基对排列组合而成的“天书”。里面有我们的“自传”,更蕴含着生命延续进化的密码——■阅读提示人类一直认为,自己位于整个进化体系的顶端是因为自身的复杂程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4月1日凌晨,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人类基因组测序再次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科学团队端粒到端粒联盟发表了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首次揭示了高度相同的节段重复基因组区域及其在人类基因组中的变异。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疑问,一定也看到过很多相似的回答,只是这些答案总是令人似懂非懂,什么染色体端粒、端粒缩短、端粒酶,这些词汇都是常常出现在答案之中的,可是到底什么是端粒,染色体为什么需要端粒的保护,端粒又为什么会缩短呢?
每经记者:梁宏亮 每经实习记者:温雅兰 每经编辑:张凌霄40亿年前,地球被浩瀚的海洋覆盖,没有任何生命。有人认为我们的祖先是鱼,也有人认为人类是由猿类进化而来。对于人类演化和遗传,我们有着成百上千的疑问——人类到底是由什么物种演化而来?是什么样的遗传造就了独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