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没有像其他小说那样,一上来就开始讲故事,而是花了大量的笔墨,以散文式的的叙述方式来讲述呼兰河城,讲述它的位置、长相,风土人情,以及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系列荒诞的悲喜剧,而后又重点刻画了小团圆媳妇、歪嘴子、有二伯等三个悲剧人物,伴随着笔墨的行进,其祖父的形象也跃然纸上。
《呼兰河传》是著名作家萧红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1940年写于香港,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内容梗概: 那是一个既僻远又热闹的小城,在城中的交通要道上坐落着一个“大泥坑”,它常常淹死一些禽兽和小孩,可居民都在看热闹,没有人出来加以整治。
《呼兰河传》是现代文学经典中一本耐读耐品的名著,是萧红后期代表作,首发于1940年。连环画《呼兰河传》由黑龙江著名画家侯国良用高超的艺术创作而成,精彩再现了原著风貌,荣获了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创作一等奖。
图片来源于网络本期分享的好书是《呼兰河传》,是中国作家萧红创作的长篇小说。该作品于1940年9月1日见载于香港《星岛日报》,1940年12月20日,萧红于香港完成《呼兰河传》书稿创作,12月27日全稿连载完。
《呼兰河传》开头,作者用诗歌一般的语言,描述了她的故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河小城冬天的严寒。《呼兰河传》就从这个严寒的冬天写起,以作者童年生活为背景,用童年的视角打造出呼兰河当年的社会风貌、人情百态,揭露了封建陋习对人们生活造成的毒害和不幸,体现了作者对国家、民族的复兴希望,对穷苦人民的深刻同情,以及对爱与温暖的美好向往。
不下雨那泥浆好像粥一样,下了雨,这泥坑就变成河了,附近的人家,就要吃它的苦头,这泥坑子里边淹死过小猪,用泥浆闷死过狗,闷死过猫,鸡和鸭也常常死在这泥坑里边,而且还淹过马,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有若说用土把泥坑来填平的,一个人也没有。
曾经听过许多人这样说:还没来到呼兰小城的时候,就知道有一部作品叫《呼兰河传》,有一位作家叫萧红。总能把黑土地、呼兰河、女作家连在一起,并由此启发了人们对古老文明而又神奇的这方水土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深情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