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一棵菜兴起一座城,“菜篮子”托起“小康梦”。山东寿光作为“中国蔬菜之乡”,领风气之先,创造了设施农业的绿色奇迹,蹚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寿光故事更是中国故事,背后蕴藏着中国农业、农村、农民历史变迁和未来发展的神奇密码。“寿光模式”从哪里来,未来又要到哪里去?
编者按:王乐义,山东潍坊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1989年,王乐义带领三元朱村17名党员成功试种冬暖式蔬菜大棚,迈出了强村富民的第一步。这一技术的推广结束了我国北方冬季吃不上新鲜蔬菜的历史,让“冬储白菜”彻底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潍坊日报社当年带领寿光农民搞蔬菜产业化、建起全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让“冬暖式大棚”走向全国的,正是寿光人民念念不忘的“百姓书记”王伯祥。3月15日上午,在寿光市孙家集街道三元朱村党群中心,党支部书记王乐义陷入了回忆。
文/ 金错刀频道比疫情期间被隔离更可怕的事是什么?是被隔离但家里没菜。上海每日新增上万,蔬菜成了奢侈品,真正的“家蔬抵万金”。抢菜焦虑频频登上热搜,上海人一觉醒来,发现全世界都在抢菜。凌晨的菜市场比大年夜还忙,精致的上海人都开启大爷大妈模式。为了在网上抢菜,有人用筋膜枪控制手指。
□ 记者 石如宽 张鹏“真是沾了伯祥书记的光” 3月15日下午,寿光市古城街道后王村,菜农王之华钻进大棚采摘西红柿。这个60米长13米宽的棚,种着2500多株西红柿,王之华有4个这样的大棚,年毛收入在50万元以上。“要不是种棚,咱一个老百姓指望啥能有这样的收入。”王之华说。
记者 田汝晔 张锡坤 荆新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经多方核实,“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王伯祥于3月13日逝世,享年81岁。每日凌晨2:30,寿光农产品物流园的蔬菜买卖交易后,发往各地的商超和市场,最终出现在全国人民的餐桌上。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
“齐带山海,膏壤千里”,山东自古出好品,好品在信守中传承、升华。山东作为全国首个农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的省份,好品迭继,指不胜屈,今年2月的北京冬奥会上山东好品云集,各国运动员品尝到山东“菜篮”“果篮”里的滋味,好味道难忘。
“我们在沙漠种蔬菜!”在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的皮山农场菜博园,千余亩日光温室大棚里,各种蔬菜瓜果琳琅满目。这是该农场引入“中国蔬菜之乡”山东潍坊寿光市蔬菜种植技术,在茫茫沙漠中打造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