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前中期,亦即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夕,中国与德国之间曾有过一段“蜜月期”,两国之间不仅保持着密切的经济、文化交往,并且还有一大批才能卓绝的德国高级军官在华担任军事顾问,为提升中国军队的整体战斗力裨益良多。
本文旨在:追忆、解读、揭秘二战历史,绝无宣扬纳粹主义精神或其它意图,请勿曲解。谢谢合作!德意志帝国元帅: 1 人1、 赫尔曼· 威廉· 戈林德国陆军元帅: 20 人1、 维尔纳· 冯· 勃洛姆堡(1878年9月2日-1946年3月14日)1933. 08.
86年前,即1938年5月下旬,日军占领徐州,沿陇海铁路向西进攻,妄图夺取郑州,南下武汉。但是,这个计划并不是蒋介石的主意,而是在中日战争爆发的前两年,就已经由蒋介石的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制定下来了。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后,花了很大的精力与财力,组建了德国顾问团,并希望借此加强与德国的官方往来,但鲍尔和克里拜尔的到来,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在国民党军队中服务的外国军事顾问主要是德国专家。德国顾问对于帮助蒋介石“剿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颇受其赏识,但是在抗日问题上,除在抗战初期曾一度帮助策划过某些作战方案、训练了一些国民党军队外,由于受日德关系的牵制而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众所周知,从清朝覆灭一直到抗战爆发,积贫积弱的中国便一直被邻国日本“虎视眈眈”,后来随着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等历史性事件的发生,日本也终于撕破嘴脸,开始朝着中国大举进军,并放出狂言:三个内灭亡中国,结果仅在上海就打了三个月,并为此付出了数万余人的伤亡代价,而在这些“数字”的背后,法肯豪森和陈纳德也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