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为百药之长,因为酒精是良好的溶剂,药可借酒势发挥效力,市面上就有了各类中药和酒泡制而成的药酒。但是,酒和某些药可是“冤家”,比如,有句流传很广泛的俗语就说了,“头孢配酒,说走就走”,药和酒同时进入身体,到底会怎么样呢?
春节聚餐时免不了喝酒,饮酒可活跃气氛,但是对于有服用抗生素,特别是头孢类,甲硝唑类的朋友,绝对不能喝酒!不能喝酒!不能喝酒!否则会出现双硫仑样反应,心跳抑制,发生猝死风险!后果不堪设想!现在,重点来了吃头孢饮酒为啥会致双硫仑样反应???
春节到,很多团圆宴都少不了酒,无论是白酒、红酒(葡萄酒)、啤酒还是黄酒,虽然喝起来烈度不一样,但同样含有乙醇。根据百度百科的数据,白酒的乙醇含量(体积比,即白酒的度数)一般不超过65%,红酒为10%-30%,黄酒为14%-20%,啤酒通常为2%-5%。
药物是我们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但是您知道么,一些常见的药物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比如头孢类药物,如何在喝酒时服用,会导致双硫仑样反应,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死亡。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种常见药,如果和酒精结合使用,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伤。
肝脏大忌!春节吃这几种药可别喝酒春节长假,给人们带来欢聚时光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压力”。聚餐时免不了喝酒,饮酒可活跃气氛,但是对于感冒、发热或者仍然需要服用部分药物的人来说,喝酒无疑“伤上加伤”,严重者还可能引起肝脏坏死。
陈先生牙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但是家里的甲硝唑已经过期了,于是他来到药店重新购买甲硝唑,药店人员叮嘱他吃了甲硝唑要注意不能喝酒。陈先生本来还想着吃完药去参加一个应酬,看来是不能喝酒了,但是却不明白为什么吃了甲硝唑不能喝酒呢?为何吃了甲硝唑不能喝酒?
长期过量服用扑热息痛 当心肝肾功能衰竭据英国《每日电讯报》近日报道,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统计显示,去年英国有2200万份处方里都有扑热息痛成分。扑热息痛即对乙酰氨基酚,是治疗多种疾病的常用药,在很多药物中都含有,很容易吃过量。
春节越来越近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少不了推杯换盏,以酒诉衷肠。但是小远在此提醒,酒虽好,但不要贪杯。饮酒得法可以少伤身体,饮酒不当可能造成药物中毒等悲剧,尤其是身体不适正在服药的人群千万要注意!心脏病人能喝酒吗?
变种名字多 你知道解热镇痛需要吃对乙酰氨基酚,但你不知道的是,对乙酰氨基酚也叫扑热息痛,还叫百服宁、泰诺林、必理通、散利痛等,这种药1次1粒,每次间隔4-6小时,总量不能超过4次,超过这个剂量就会导致肝损伤。
□受访专家:火箭军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 张睢扬案例:王先生50岁,一直喜欢喝酒,多的时候每天能喝半斤。 几天前,王先生发热,同时感觉浑身酸痛。想好得快一点, 就自己服用了4片对乙酰氨基酚片(扑热息痛)。过了两小时,发现烧没有退, 就又吃了3片, 共3.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