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增补北京专家入库,有效缓解职工对于京雄两地鉴定标准不一致、专家水平有差异的担忧。日前,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主动对接北京人社部门及京雄两地相关医疗机构,增补17名高级职称医疗专家纳入雄安新区劳动能力鉴定医疗卫生专家库。
“你好,给我来一盒创可贴。”2月2日,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北京昌药医药连锁药店内,王凯拿出“雄安一卡通”进行刷卡支付,这是他第二次拿这张卡在北京的药房购药了。王凯是中国雄安集团数字城市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目前,他的家人依然在北京生活,节假日往返京雄两地已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本报记者 张志锋“我们公司从北京疏解到雄安新区,继续保留了原名称,品牌等资源也得以延续。”北京品优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杰,最近每天都喜欢到“新家”——雄安中关村科技园咖啡厅,和年轻的创客们交流业务。今年1月,北京品优生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从北京“搬”到雄安。
京雄两地企业跨省市“一键迁移”、两地社会保障卡“一卡通用”……如今,北京和雄安新区的政务服务同城化场景愈加丰富,京雄政务服务同城化加快推进。“这个卡不仅可以在京雄两地借书,还有很多便捷功能。我经常在北京、雄安两地往返,以前坐地铁和公交都要单独买票,现在有了一卡通,出行更方便了。
今天(12月19日)上午,北京广安门医院、雄安宣武医院与雄安新区3县7家医疗机构联合成立医联体。活动中,北京广安门医院与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雄县、容城、安新县中医院签订医联体协议,雄安宣武医院与雄县、容城、安新县医院、兴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医联体协议。
雄安新区全面贯彻《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聚焦实现疏解对象创业环境、居住条件、福利待遇总体不低于北京的目标要求,全力推进公共服务标准与北京相衔接,不断提升雄安对疏解单位与人员的吸引力,2024年京雄同城化工作在多个领域取得关键突破,“来到雄安、优于北
证照联办启航,京雄通办出新——首个异地“联办联发”证照发出近年来,雄安新区紧紧围绕服务疏解、推动创新,不断加大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力度,先后实现了3500个事项异地可办、192个事项同城化办理、企业迁移一键可办。
7年,步履铿锵。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牢牢把握自身功能定位和使命任务,聚焦承接疏解、服务疏解、配套疏解。2023年,雄安承接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2家,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加快推进,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加快建设,中央企业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200多家。
5月8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雄安新区公共服务局在雄安新区举办“京雄社会保险经办窗口”揭牌仪式,标志着即日起,疏解单位和疏解人员社会保险经办高频事项实现京雄异地办理。
中新网雄安4月1日电(崔涛 韩冰)今年是雄安新区设立的第七年,中新网记者实地探访发现,从蓝图变实景,这座“未来之城”,正迈向现实。3月30日,航拍雄安新区容东片区。(无人机照片)韩冰 摄疏解:推进“京雄同城化”七年来,越来越多的央企总部和二三级子公司在雄安新区落户。
据央视新闻消息,今天(3月20日)上午,雄安新区召开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在雄安新区全面落地,各项任务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一是疏解人员保障进一步加强。
从“只进一扇门,办成所有事”到“北京的事,在雄安也能办”,“雄安效率”的提速肉眼可见。雄安新区进入了大规模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阶段,越来越多的北京企业到雄安新区落户发展。怎样才能让疏解单位和疏解人员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呢?雄安新区有高招。
3月20日,记者从河北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召开的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落实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在雄安新区不断落地生效,已建立京籍疏解人员子女在雄安新区就学及回京就学保障机制,实现疏解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医保待遇、住房公积金待遇不低于北京同期水平。
9月25日上午,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大兴机场推进会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召开。这次大会由京津冀三省市区域交通一体化统筹协调小组和首都机场集团联合举办,旨在推动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建设,促进京津冀区域航空服务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