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一头连着创新,一头连着市场,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桥梁和纽带。近年来,滨州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聚焦科技研发与成果转化,在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上持续下功夫,聚力服务新质生产力培育,优化专利布局,提升知识产权保护运用效能,以知识产权赋能“双型城市”建设。
近日,第4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在瑞士日内瓦闭幕,本次展会上共有1000多个发明项目参展,中国代表团共获得70项金奖和97项银奖。此技术有效应对了全球普遍面临的燃气脱硫问题,尤其是对含有硫化氢的燃气处理技术提出了进一步的方案。
12月16日,魏桥国科科技园南区启用暨魏桥图书馆开馆仪式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郑婉华、郭雷;市委书记宋永祥,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市委副书记刘忠远;武汉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莲出席仪式。李春田代表滨州市委、市政府,向魏桥国科科技园南区启用和魏桥图书馆开馆表示祝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传递出一系列民营企业利好政策,如何抢抓政策机遇?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突破?近日,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记者: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明确提出,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民营企业如何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快创新发展?
“要想走得快,一个人走;要想走得远,一群人走。”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艳艳编辑|姚赟头图来源|中企图库12月13日~15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二十二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在北京举行。
统计数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今年1—9月份,滨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税收收入、进口总额、规上工业利润总额6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首位。登高首位,是阶段性目标的实现,更是向远而行的新起点。
走进位于山东滨州市的中裕食品有限公司,一粒小麦在这里实现了“七十二变”。凭借国内最长、最完整的小麦全产业链,中裕生产出了10大类600多种产品,每吨产值9140元,比传统加工提高2.5倍。中裕的产品走进全国2.2万家大型超市和30万家中小型超市,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滨州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双型”城市新跨越。
1月2日 星期四 农历十二月初三 晴 -7℃到6℃2024年12月31日,市政协机关干部荣誉退休仪式举行。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范连生出席并讲话,市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皮台田主持,市政协党组成员、秘书长李荣舜参加仪式。
编者按:2022年以来,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深入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精神,立足山东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的实际,秉持人才“第一资源”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党管人才制度优势,创新实施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四链”融合发展机制,为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张波接受记者采访时,以魏桥为例对“创新”进行了如下阐述:他说,2019年,魏桥投资100亿元,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成立滨州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目前已组建航空宇航、智能技术、能源与环境等8个研究中心,并配套60亿元的科创引导基金,聚集起“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