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艳东近期,电影《第二十条》热播,收获大量好评。其主线是讲了3个正当防卫的故事:高中生打伤校园霸凌者、公交车司机重伤调戏妇女的流氓、丈夫捅死催收高利贷的强奸犯。这促使人们思考:情与法的冲突,即法律的生命在于逻辑,还是情理?
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法律可以解决纠纷和诉讼,但是在面对基层社区人民群众家庭矛盾时,如何以法律为准绳,结合情理和实际,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缓解矛盾带来的冲突,将伤害降到最低,维护家庭稳定和社区和谐,对于一名基层妇联工作者来说是一种考验。
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采用“扣工资”的方式惩罚和预防员工迟到是公司管理的常见做法之一。但有位员工在一年内因为多次迟到,竟被扣了20余万元工资,公司这一做法是否合理合法?7月17日,上海高院发布了这样一起案例。
从备案审查新规出台到正当防卫制度的加强适用,从寻衅滋事罪的实践调研到网络暴力的司法规制,从呼吁律师权益保障到民企保护的立法行动,从醉驾入罪标准的提高到轻罪化时代的应对,从营商环境法治建言到司法公开的再出发,这些具体的法治实践不仅关乎公道与人心,还检验着法治底蕴和成色。
一、思考的缘起 2022年6月10日凌晨,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某烧烤店,唐山女子在店内拒绝男性骚扰后被多人围殴,该恶性事件被网民称之为“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该事件在网络上被曝光后引起了轩然大波,造成恶劣影响,引发广泛关注,社会各界反响强烈,出离愤怒,要求严惩打人者陈某志等人。
2月20日、26日,庆城县人民法院组织全体干警分批次在凤城大地影院集中观看电影《第二十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但是作为法律工作者,我们应该孜孜不倦地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追求公平正义,让法律成为一种信仰,因为我们经手的每一个案件都可能影响群众对公正和法治的看法,就像是电影中说的,所有正确的事情都有代价,但不能因为有代价就不去做,对于一份瑕疵证据是严谨审查还是轻轻放过,对于一个疑难问题是深入研究还是点到为止,选择做安全、轻松的事还是选择做正确、麻烦的事,这是存在于我们职业生涯中永恒的话题。
女方李某与非农业户口的王某结婚,但李某户口仍在娘家所在地农村村民小组,责任田也在娘家耕种。后因修高速公路,包括李某的责任田在内的村民土地被征用。该村组决定按村民数平均分配土地征用补偿费,但李某却没有得到这份补偿费用,而是被李某娘家所占有,原因就是她是出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