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大典是由明成祖朱棣下令编撰的,还亲自撰写了序言并赐名《永乐大典》。全书共22877卷,可惜绝大多数均损毁,目前散落在世界上仅存800余卷。曾先后更换解缙、姚广孝担任主编,前后有3000多人参与了编纂,内容集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全书抄写完成,字迹工整,布局合理,堪称书法经典。
6月20日,“珠还合浦 历劫重光——《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广西巡展(以下简称《永乐大典》广西巡展)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正式面向公众免费开放。展览中展出了2册与广西相关的《永乐大典》嘉靖副本原件——《南宁府志》和《梧州府志》。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 通讯员 宣莉版本馆俯瞰。浙报集团资料图为喜迎乙巳蛇年,杭州国家版本馆将于大年初二至初七(2025年1月30日至2月4日)限时展出《永乐大典》真本一册,期间每天展示的页面都会“翻篇”,寓意新春伊始,万象更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董旭明2月1日,《永乐大典》“湖”字册在杭州国家版本馆主书房限时展出。从大年初二至初七(1月30日至2月4日),杭州国家版本馆在主书房限时展出《永乐大典》真本一册,期间每天展示的页面都会“翻篇”,寓意新春伊始,万象更新。
昨天上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三方联合主办的“同心护珍宝 聚力续华章——‘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成果展”开幕式在国家图书馆举行。历时近2年,104册件古籍已全部完成修复。
去年,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亮相央视。节目的开篇,就带领大家识读了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类书《永乐大典》,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了起来。《永乐大典》真迹长什么样?它与我们苏州又有着怎样的渊源?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宋浩《永乐大典》近日,苏州图书馆正在进行一场名为“册府千华——《永乐大典》与苏州”的文献展。难得一见的明代《永乐大典》真迹,吸引了不少人。有观众发现,在“湖”字册提到的“西湖十景”中,“麯(曲的繁体)院风荷”写成了“麺(面的繁体)院风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