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心内科主任王治平、副主任赵宇红团队使用经导管二尖瓣钳夹系统(MitraClip)为一位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成功实施了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成型术(TEER),此次手术不仅填补了医院此手术的空白,也标志着医院心内科经导管二尖瓣介入治疗迈入新里程。
新年伊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在麻醉科、超声科、手术室等多个科室的协同努力下,成功为一名Barlow综合征患者进行了经心尖二尖瓣钳夹手术。医学专家施展二尖瓣钳夹术,难度堪比“空中徒手捉蜻蜓”。此次接受手术的张老伯(化名),73岁,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病史。
来源:【重庆日报网】1月17日,重庆日报记者从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大坪医院)获悉,由该院心脏血管内科、麻醉科、心脏血管外科、放射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成功应用MitraClip系统完成重庆首例功能性二尖瓣返流(FMR)无射线全超声引导下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钳夹术。医生给王女士动手术。
“没想到我八十多岁了还能手术,而且还恢复得这么快,连我自己都觉得很吃惊!”八旬老人多年受心脏疾病折磨,二尖瓣病变非常严重,同时合并多种合并症,命悬一线。日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CCU团队的努力下,为患者赢得手术时机。
在心脏跳动的瞬间,医生们完成了一场“穿针引线”的精密操作——将一枚细小的“夹子”精准夹在心脏的“心门”之上,让年过七旬的李阿婆重获“心”生!这是宝山区仁和医院刚刚完成的“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也是目前心内科难度系数最高的微创介入手术之一。
阳光讯(记者 邓龙辉 通讯员 李佳欣 潘雪瑾)无需开胸,轻轻一夹,修复“心”门。8月23日,西京医院心内科陶凌主任团队联合九八六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慧主任团队,在超声科、麻醉科、放射科等科室配合下,成功为一名瓣膜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DragonFly™)。
心脏瓣膜是心脏血液循环的“阀门”,一旦出现病变,就可能导致心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心门”坏了关不上怎么办?放个“夹子”来搞定。2月22日,镇江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又名镇江江滨医院)介绍,该院心内科团队成功开展二尖瓣钳夹术,拯救了患者关不拢的“心门”。
“我一度陷入绝望,感觉治不好了,幸亏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医生从未放弃,给我最好的治疗方案,非常感谢!”八旬老人黄先生多年受心脏疾病折磨,二尖瓣病变非常严重,同时有多种合并症,命悬一线。日前,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团队的努力下,为患者赢得手术的时机。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8日讯(通讯员 唐颖 李文娟 孟天笑)1月4日,在北京安贞医院心内科教授宋光远的指导下,邵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鹏带领团队为一名功能性二尖瓣重度反流患者成功完成MitraClip(二尖瓣钳夹术)植入。
近日,患有重度二尖瓣反流的黄先生被送到医院时已命悬一线,二尖瓣病变非常严重,难以进行外科开胸手术。不过,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医生采用微创二尖瓣钳夹术(下称“TEER技术”),仅用一厘米左右的创口,在不到两小时的时间里就将黄先生成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