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六九年上小学一年级,七八年高中毕业,经历整个七十年代的教育学习,比较了解当时学校普及的情况,七十年代最重视培养德育,智育,体育及全面发展的学生,学校遍地开花,人人有学上,门口标语都是毛主席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记忆深刻。
六七十年代课程种类非常的少,而政治课和劳动课比较多,对于政治教育非常的重视,那个时候我们学生需要学习毛主席语录、“老三篇”等政治内容,来培养正确的政治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那时候条件太艰苦了,在学校里老师们就把几块木板拼在一起。
南都讯 见习记者 孙小鹏 记者 董晓妍 实习生 余文诗 日前,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有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关于调整中小学教育学制的建议。该人大代表表示,如今学制太长,推迟了就业时间,社会各方面压力又导致各种社会问题,如教育成本高、增加家庭负担,婚育时间明显延迟、老龄化问题显著等。
缩短学制?不能想得太简单作者:储朝晖多年来,一直有人以减轻学业负担、解决就业问题、振兴经济、缓解内卷、缓解学业与生育矛盾等为由提出缩短学制的建议,引发各方热议。我国现行“六三三”学制从1922年颁布至今,已经历百年时间,如今该不该改变?
作者简介:李彦,本刊特约记者 李彦,21世纪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学制”是多年实践的选择储朝晖:基础教育“六三三”分段的十二年学制是在1922年建立的。当时提出实行“十二年学制”,经过很多次的讨论和打磨,政府基本上没有干预,由教育家群体来判断及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