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济南,配套更加完善、城市更加宜居、乡村更加和美、风貌更具特色……《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以人民为中心,打造有文化厚度、有生活温度、有风华气度的魅力济南,擘画了一幅“向新向美,让人民城市成色更足”的蓝图。
数字赋能,逐级传导 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出了四个要求,即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注重操作性。
国务院发布关于《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其中提到,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到2035年,济南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03.27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43.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泊升近日,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平阴县、商河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获省政府批复,平阴、商河两县在济南都市圈有了新定位。迈入2025年,在“十四五”收官之年,济南都市圈区县的新定位透露了什么信号?都市圈协同发展会走向哪一步?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罗晓飞 近日获批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锚定“北方先进制造业基地”“北方商贸物流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的核心功能定位,提出实施动能培育、创新驱动的空间战略。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1月24日讯 近日,由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下称《规划》)在市政府网站正式印发。根据《规划》,到2025年,济南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省会建设新局面。
《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国土空间灾害风险评估等相关专题研究为基础,从锚固空间安全底线,以及保障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城市安全等方面提出规划策略,为济南锚固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近日,国务院2024年11月8日批复了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对咱普通老百姓有啥影响,下面我整理了下,仅供朋友们参考评论:1. 明确城市发展定位:对外影响力提升:济南被明确定位为山东省省会、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是济南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获批、莱芜钢城融入济南以来的首个市域总体规划,是济南落实国家和省级重大战略部署、彰显泉城文化厚度、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面向2035年可持续发
近日,由济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济南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4—2030年)》(以下简称《近期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并印发实施。该规划是国家“多规合一”规划改革后,国批城市副省级城市中第一个获批的国土空间近期规划。
11月18日,在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刘洪磊介绍称,目前,省级国土空间规划和济南、青岛2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获国务院批复,其他具备批复条件的14市和72县(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也已获省政府批复,全省“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基
遥望2035年的济南,新版蓝图已经绘就。11月11日,中国政府网官宣: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这是济南的一件大事。这标志着济南市“多规合一”改革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1月14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刚刚批复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济南将构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副城支撑、双星协同”的全域总体格局。《规划》明确了济南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
济南北接京津冀,南连长三角,是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在引领山东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的新征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支撑作用。
11月14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国务院刚刚批复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济南的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定位,提出构建“山河交融、中心引领、副城支撑、双星协同”的全域总体格局。
济南广电·天下泉城客户端11月14日讯 11月14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于11月8日获得国务院批复的《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的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