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6月26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任梦岩)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为了让消费者下单时更放心,有时候电商平台的卖家会给消费者赠送“运费险”,退货时,就可以由保险公司来承担运费。
在电商平台日渐兴盛的今天,便捷的网上购物几乎成为大部分民众的“刚需”。退货运费险(以下简称“运费险”)应运而生,其初衷是为缓解民众在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的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但却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并加以利用,成为发家致富的“法宝”。
如今,网购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连日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行为“转战”线上,“运费险”的话题也备受关注——这项保障举措能够让消费者在下单时更加安心。然而,不少消费者近期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关闭了“运费险”功能。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对“退货险”或者“运费险”一定不陌生。如果收到的商品并不满意,要申请退货时,有“运费险”的商品,退货的运费由保险公司支付,商家提供“运费险”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了下单概率。近日,不少消费者发现,自己的“运费险”权益被平台取消,一些商家也开始关闭这项服务。
“不买就不让参加活动,我们小商家哪里有选择。”在某电商平台经营家用梯生意的杨先生谈到运费险时,对记者无奈地说。2010年诞生于网购平台的运费险,初衷本是为了减少网购过程中因退换货而产生的运费纠纷,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
距离一年一度的11.11还有两个月的时间,为支持京东平台商家将更多优惠让利给用户,同时保证用户更便捷舒适的购物体验,免费上门退换将全面降低运费险价格,长期下调更优惠的保费政策,预计将帮助商家平均降本不低于10%,部分类目降本高达50%。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对“运费险”一定不陌生,如果对收到的商品并不满意要申请退货时有“运费险”的商品退货产生的运费由保险公司支付。这一保障大大提升了下单概率。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越来越多的店铺开始关闭“运费险”功能。
经常网购的消费者对“退货险”或者“运费险”一定不陌生如果对收到的商品并不满意要申请退货时有“运费险”的商品退货产生的运费由保险公司支付这一保障大大提升了下单概率。每当网购时,很多人是奔着“运费险”去的,对于没有“运费险”的店铺,他们一律不买。
近日,“运费险被薅成生意”的词条冲上热搜。有商家在社交平台吐槽称,经常接到的退货单,对方连包装都没碰,就重新贴一个快递单号原路退回,“明摆着就是在撸运费险”。有些小型包裹,快递费可能只要3元,但运费险却要补给他8元,其中产生的5元差价就进了对方的口袋。
近日,有女装品牌创始人公开呼吁关注“强制运费险”,认为在电商平台退货率普遍高达60%的情况下,开通运费险还变成商家参加大促活动的强制性要求,为商家运营带来了巨大负担。据北京青年报消息,有人专门租仓库做起“薅运费险羊毛”的生意,月入百万,侵蚀商家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