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微笑着向谢老师问道:“谢老师,我最近在学习中医,对脉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想请教您,什么是脉象的基础的前提呢?”谢老师微微一笑,看着小王,温和地回答道:“脉象的形成基于气血的运行,而气和血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这个问题对于很多人而言肯定是很难的,因为脉诊是什么都不知道,觉得脉诊更像是一种神乎其神的技能。其实不然,脉诊入门是容易的,难的是脉象主病难以实践、脉象主病易困于认知局限、脉位与脏腑经络难对应,不过这些难点都是需要入门后才能遇到的,对于还没入门脉诊的人来说,怎么入门才是关键。
脉诊,总透着一种神秘,让人不时的怀疑它的真实性,却又无法否定他的存在,它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仍缺少明确的证据。据相关资料,脉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之前 由扁鹊创始,扁鹊是秦越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大家!
脉诊的原理脉象是手指感觉脉搏跳动的形象,或称为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1)心是形成脉象的主要动力①心脏的搏动,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使气血流布全身。②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脉动就是动脉的搏动,动属阳,切脉其实就是感觉体内阳气的盛衰。克根据脉象的部位、至数、长度、宽度、力度、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八个方面去感受脉搏,可是我还是不知道哪个脉是哪个脉?这中间有什么具体有什么区别呢?切脉应该怎么学?请高人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