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首次与全球航运巨头日本株式会社商船三井合作,三方通过“云签约”方式在中国青岛和日本东京共同签署四艘21万吨LNG双燃料动力散货船建造合同。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3月1日讯 继2月28日签下4艘21万吨散货船建造合同后,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再传捷报。2月29日,北海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与新加坡百国山航运公司首次携手合作,成功签署2艘21万吨氨预留散货船建造合同。
全球首份氨动力散货船订单即将花落中国船厂,干散货航运业有望率先迈入“氨动力”时代。据贸易风消息,新加坡船东Eastern Pacific Shipping将在青岛北海造船下单订造3+3艘210000载重吨Newcastlemax型氨动力散货船,首制船预计将在2026年年中交付。
8月14日,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作为联合卖方,为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和浙江协海集团建造的首制21万吨散货船交付,这是北海造船交付的第17艘同类船型,业绩持续领跑市场。
来源:【新黄河】新黄河记者:高莹 6月20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的中国船舶集团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海造船”),一艘暗红色的21吨大型散货船正在船坞内进行组装,约两个月后它将实现交付。它是北海造船当下的手持订单之一,同样的“订单船”目前共有71艘。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9日讯 受益于国际航运业的复苏,各国对船舶的需求不断增加。山东船企凭借强大的制造能力和高效的协作水平,频频抢下国际大单。在全省出口整体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今年前5个月,船舶出口同比增长27.7%。最近,山东各大船企迎来一轮赶制海外订单的高峰。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北海造船建造现场。(□记者肖芳报道)□ 记者 肖芳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2022年我国造船国际市场份额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在全球18种主要船型中,我国有12种船型新接订单量位列世界第一。
Evangelos Marinakis 15年来首次签订散货船新造船合同。据外媒报道,希腊船东Evangelos Marinakis的私人控股公司Capital Maritime签订了15年来首批散货船新造船合同,在中国船厂订购了2艘Newcastlemax散货船。
中国船舶集团经济运行部副主任张鑫,北海船舶重工董事长温永生,中船发动机董事长付向昭,七二五所副所长、青岛双瑞董事徐健,青岛双瑞党委书记、总经理付洪田,CMB技术总监Bart Rombouts出席相关签约活动。
船舶经纪公司Xclusiv船舶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中国船厂在四个主要领域——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船、液化气体运输船的新订单同比增长17%。2024年,中国船厂在集装箱船和散货船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分别获得了90%和81%的订单。油船方面,72%的订单来自中国船厂。
据贸易风报道,Idan Ofer领导的新加坡东太平洋航运公司(EPS)可能将半数纽卡斯尔型散货船新造船的发动机从氨双燃料系统更换为LNG双燃料系统。从氨改成LNG2023年9月,EPS在青岛北海造船下单了3+3艘21万载重吨氨双燃料散货船,这是全球首份氨动力散货船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