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下旬初期,随普鲁士以降维打击之势迅速击溃丹麦和奥地利政权,普鲁士王国成为了德意志联盟境内的唯一强权,遂接替了奥地利之德意志联邦传承,再次以己为核心,用普鲁士的新宪法搭建起了一个半统一的北德意志联邦国。
从1871年到1918年,这个国家持续存在,并在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发挥了相当大的影响力。在其繁荣时期,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一股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力量,也是欧洲最先进和有影响力的文化中心之一,这个国家的崩溃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格局。
德国自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时期,就是一个松散的联邦,皇帝兼着意大利的皇帝,大半时间在于征服,随着神圣罗马帝国霍亨斯陶芬家族绝嗣,德国皇位陷入了大空位时代,选出了七位选帝侯当任皇帝,皇帝不能世袭是各方诸侯选出开的,德国无法实现集权,德国进一步分裂,到了后期300多个邦国一千多骑士领地,一千多个骑士自制领地,是个分散的邦国。
普鲁士王国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三次战争,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德意志帝国共有4个王国(普鲁士,巴伐利亚,萨克森和符腾堡),6个大公国,5个公国,7个侯国,3个汉萨自由市,1个帝国领地(阿尔萨斯·洛林)。
1862年9月30日,47岁的奥托·冯·俾斯麦刚刚就任普鲁士王国首相不久,发表了著名的“铁与血”演说:“德意志期待的并不是普鲁士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实力……要解决当前的重大问题,应当依靠的不是演说和多数决议,而是铁与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