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曾经失去了部分山河,但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估计上也拥有了一定话语权,因此我们能够通过洽谈协商,将这些曾经属于我们国家的领土拿回来,但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够解决好的,有些问题在当时没有及时地处理,就已经失去了解决的机会!
江心坡,本是我国故土,历经多次分分合合,是怎样一步步最终走向分离的呢?明朝中叶,嘉靖年间开始随着自身势力的衰微,对这些土司的控制实际上越来越松弛,在经历三次明缅战争后被缅甸占去了一部分领土其中就包括江心坡,这是明以来江心坡第一次分离,是江心坡边界模糊不清的开端!
由于清朝国力的衰弱,导致我国领土支离破碎,边界模糊不清,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很多流离海外的领土才被一一收回,但是在1960年,中缅重新划界时,我国却放弃面积高达2.7万平方公里的江心坡,仅换回了片马,古浪,岗房等小片地区,有人称,江心坡价值可低100个香港岛,难道我国当初的互换领土,真的亏大了吗?
当初中缅划界时,我国“放弃”2.7万平方公里的江心坡,只换回了156平方公里的片马等地,这种“以大换小”的举措,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讨论,很多人提出疑问,中国领土寸土不让,我国明明在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香港澳门等大片领土,即便在面对复杂的南海问题上,也绝不妥协,为何在中缅划界上却如此“宽容”?
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那片被云雾缭绕的土地,承载着多少国人的牵挂,那里,是无数人心中的“诗和远方”,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版图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南地区,通往这片神圣土地的路途,却布满荆棘,格外艰辛,因为,我们失去了一块至关重要的故土,它曾是连接藏南与内地的天然桥梁,如今却只能隔着遥远的距离,默默守望,这块故土,就是如今缅甸版图上的克钦邦,一个对于许多人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