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苏联的T-62坦克,它是在1960年代仓促设计制造的,以紧急填补苏联推迟T-64坦克研制时出现的武器缺口,该款坦克其115毫米滑膛炮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滑膛坦克炮,深受一线部队喜欢。
2S1自行火炮的代号是“康乃馨”,虽然以如今的角度来看该车已经有一些过时,但在苏联解体后所有几乎所有独联体国家之间的冲突中该车仍然活跃在各个前线,而在如今正在进行的特别军事行动中,俄罗斯也没有放弃使用该型自行火炮。本文将会介绍2S1自行火炮的故事和该车的部分改型的历史。
我是七九年兵,在七九年对越反击战这一年当兵的,在沈阳军区守备三师坦克团,由于一级战备,准备打仗守卫祖国北大门,做战前准备,换装了全新的五九式坦克,原装备SU一100自行火炮,重新组建新的作战单位,自行火炮是经过二次世界大战,车体上弹痕累累,在苏军进入东北的战后,大约一个团的SU一
SU-76自行火炮的诞生。其实真正活跃在战场各个角落的并不是SU-76,而是它的改进型SU-76M,因为初期SU-76采用了并列式发动机的设计,每具发动机驱动一边的履带而且还没有同步机构,此外中间还夹着一个驾驶员,这样的奇葩设计可靠性极差,导致苏联士兵牢骚满腹,结构简陋到了极致而
1963年时,M109自行榴弹炮开始服役,这种初期搭载23倍径M126型155毫米榴弹炮的武器除了发射常规炮弹之外,还能发射战术核炮弹,俨然化身成战略威慑级装备,它能以常规武器的名义出售到其他国家,必要的时候又具备变身核武的可能性,作为回应,苏联随后针对性的研制了2S3自行榴弹炮。
看完了坦克和装甲车辆的纪念碑之后,我们今天看看自行火炮纪念碑。小编暂时就只发现了用做纪念碑的自行火炮是苏-100,顺带一提,2015年胜利日阅兵式的时候,苏-100也和T-34中型坦克一样开到红场上接受检阅。
该炮是在D-30式122毫米牵引榴弹炮炮身和轻型履带式装甲车底盘为基础组合而成,且有三防能力。火炮最大射程分别为15.3千米及21.9千米,直射距离为940米,最大射速5发1分,高低射界-30°~+ 70°,方向射界360°,携弹量40发,最大公路时速60千米,而水中最大行驶速度为4.5千米/时。
在战争中,反坦克武器一般要求尽量打穿敌人坦克装甲以造成杀伤。但苏联人的直线思维更为暴力:打不穿没关系,我把你的装甲直接轰碎就好了!这样,让敌人的坦克死的彻底一些。在这种思路之下,苏联开始研制新式的大口径自行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