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深处,难以过上好日子,如今从大山上搬到了平川里,玉米秸秆换成了现钱,设施大棚蔬菜鼓起了‘钱袋子’。该区强力整合项目资金,在易地扶贫搬迁点配套建设了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站所、农家书屋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满足和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需要。
中国甘肃网9月15日讯据定西日报报道(通讯员 赵鑫璇 张旭)近年来,安定区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推动贫困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民生工程,精心选点规划,严格部署实施,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目标。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投入国家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7929.
安定讯 (通讯员徐永鑫 白潇)近年来,安定区按照“贫困无法生存的优先,配套政策到位的优先,群众积极、主动、自愿搬迁的优先”的原则,着力破解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中群众思想顾虑大、搬迁积极性不高和土地、资金等“瓶颈”,做到“实施一处、建成一处、受益一处”。
原标题:【城事】定西市安定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近年来,定西市安定区以创建省级文明城市为契机,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改善、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绿化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交通秩序整治等“十大攻坚行动”,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位日益提高,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我市加快实施2023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每日甘肃网2月13日讯据定西日报报道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基础的重要一年,全市锚定各项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各项关键指标增速稳定全省中间偏上的
安定区高峰乡牌坊村生态避险搬迁安置点。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通讯员 杨洁时下,走在定西市安定区高峰乡的乡间小道上,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面映出斑驳的光影,和蜿蜒的公路、整齐的房屋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案例八、宁某某诉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案。2013年10月,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下设的凤翔镇征收办与被征收人宁某某订立《房屋征收补偿安置协议》,约定甲方向乙方提供六套房屋作为安置补偿,乙方如不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期限腾空并交付被征收房屋,每逾期一日应向甲方承担1000元的违约金;
定西日报讯(通讯员 雪永鹏)走进安定区宁远镇羊营村易地搬迁点,一幢幢新房整整齐齐,错落有致。来到搬迁户吕万贵的家中,他正在忙着打扫卫生,虽然已是窗明几净,但他还是擦了又擦。谈及以前的居住环境,吕万贵很有感触。“原先,住在山上,装一车洋芋去卖,跌跌撞撞,生怕翻车,难心死了。
来到西巩驿镇南河村,只见一排排漂亮的新瓦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村民在宽敞的屋子里或看电视、或聊天,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我原来在黑石头山居住,道路狭窄,房屋破旧,吃水需要到1公里外的暖泉河湾担水,路远水苦。
安定讯 近年来,安定区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全区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97个,累计投入资金6.6亿元,搬迁贫困群众6590户3.3万人,搬迁后的人均纯收入由之前的2000多元提高到了5800元以上,实现了稳定脱贫,逐步致富。
中国甘肃网10月12日讯据甘肃日报报道(记者 王雨)被列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试点(县)区的定西市安定区,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以来,该区已累计投入资金1.65亿元,帮助2787户1.41万名贫困群众告别了大山,住进了通路、通电、通水、通沼气的“四通小区”新居。
据定西日报报道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安定区坚持把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作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增进民生福祉的有效途径,在着力解决“搬迁谁、搬得慢、搬不动”上狠抓落实,竭心尽力让群众实现“安居梦”。
中国甘肃网8月1日讯 据定西日报报道(崔国栋)自省、市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召开后,我市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大局出发,结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坚持“自下而上、按需申报、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全力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工作。
安定农村危旧房改造利民惠民本报安定讯近年来,安定区积极落实农村危旧房改造政策,集中力量优先解决住房最危险、经济最困难农户最基本的安全住房需求,扎实推进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旧房改造工作,极大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体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自2011年以来,全区共发放补助资金10081.
各县区人民政府,定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切实做好全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实施工作,依法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甘肃省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等有关规定,市政府组织制定了定西市征收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随文予以公布。
安定区在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中,按照“政府主抓、村级主导、整社搬迁、项目支持、农户自愿、连片统建、设施配套、产业跟进”的总体搬迁思路和选址好、规划好、质量好、配套好、产业好“五好”工作目标,严格把握“六聚焦六到位”建设原则,加快推进建设,确保按期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