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和元生物发布2022年度业绩快报公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61.53万元,同比增长15.1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091.33万元,同比下降24.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65.87万元,同比下降20.
和元生物(688238.SH)10月23日晚间披露三季报业绩,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34.22%;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1.9亿元,较上年同期多亏近1.2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2亿元。
点赞了的2022发财,关注的年年发大财!本文是《价值事务所》的原创文章,第942篇。文章仅记录《价值事务所》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都知道医疗是极好的赛道,各种10倍股,100倍股,但也是公认的复杂难学。
中证网讯(记者 李梦扬)8月23日晚间,和元生物披露2023年半年报。公告显示,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375.1万元,归母净利润-4479.79万元;研发投入2433.88万元,同比增长71.71%。
本报记者 张文湘见习记者 金婉霞从上海市区驱车近两小时后,《证券日报》记者抵达了和元生物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元生物”)位于临港的大规模数字化产业基地。形似莫比乌斯环的质检大楼屹立眼前。
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4月26日晚,和元生物披露2023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79.14万元,同比下降57.89%。其中,基因治疗CRO业务收入1371.33万元,同比增长24.21%;基因治疗CDMO业务收入1550.
中证网讯(记者 倪铭)4月21日,和元生物精准医疗产业基地在上海市临港新片区开业。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7000平方米,反应器最大规模可达2000L,可持续为全球基因和细胞治疗行业提供从DNA到NDA的一站式CRO/CDMO解决方案。
细胞与基因治疗CDMO公司和元生物拟在科创板上市,3月11日申购。和元生物是一家聚焦基因治疗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专注于为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基因治疗载体研制、基因功能研究等CRO服务,以及为基因药物的研发提供IND-CMC药学研究、临床样品GMP生产等CDMO服务。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唐菁阳 上海报道尽管过去两年间,细胞基因治疗(CGT)先驱蓝鸟生物遭遇了从巅峰160亿美元市值到如今的3.68亿美元的噩梦,以及药明康德子公司药明生基临港基地关停带来的冲击,但丝毫不影响中国企业加速对细胞基因治疗这一市场布局的步伐。
4月21日,细胞与基因治疗(CGT)领域的研发外包平台服务商(CDMO)和元生物超大规模单一产业基地——“和元智造精准医疗产业基地”落户上海临港,项目总投资超过15亿元,30多条基因细胞治疗生产线以及2000升的反应器规模不仅在国内是超前的,在全球都屈指可数。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实习生郭之睿 上海报道 近年来,细胞和基因治疗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市场中的热门赛道,受到资本市场的热捧。3月11日,国内基因治疗生物科技公司和元生物开启网上申购,冲刺科创板基因治疗CDMO第一股。
今年4月,集萃细胞所在神经病学领域国际知名期刊《Journal of Neurology》发表“Bispecific BCMA/CD19 targeted CAR T cell therapy forces sustained disappearance of symptoms and 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ies in refractory myasthenia gravis: a case report”的研究结果,即自主研发的双特异性CAR-T细胞成功治疗重症肌无力患者,这是双靶点CAR-T药物在重症肌无力治疗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中证网讯(王珞)8月28日晚间,百普赛斯(301080)发布2023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17.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163万元。扣除特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相关产品后,常规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33.
1月2日,国家药监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艾米迈托赛注射液上市。这是一款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为罕见病用药,用于治疗14岁以上消化道受累为主的激素治疗失败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
今年8月初,武汉滨会生物正式启动A股上市辅导,在国内沉寂许久的溶瘤病毒疗法赛道重新激起一朵水花。尽管2000年后也曾有相关药物获批上市,但直到2015年美国FDA首次批准安进的Imlygic,溶瘤病毒能成药的事实才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获得认可,也一度引起投资热潮:据36氪不完全统计,2021年该领域投融资金额逼近8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