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年间,江南一带流传着这么一个怪谈。有一个叫高渊的秀才,自幼家道中落,勤恳读书的他曾在生员考场夺魁,可惜由于家贫无力赶赴京城复试,便一直止步于生员。高渊性格木讷寡言,除了读书外,别无爱好,家人亲朋认为他活得太过压抑,劝他放松心情,或出外游历,或结交些朋友。
刘仁明,宋末临安人,少而聪慧,从父学医,二十有成,悬壶七年,擅长疑难杂症,救人无数,闻名方圆百里。其名“仁明”,取义“仁义礼智信,明忠孝耻勇”,“仁义礼智信”本为儒家五常,刘明仁虽从医,却也熟读经书,只是不喜功名,又生得性格倔强。
话说清朝末年,天下大乱,盗匪横行,民不聊生。在山东境内,有一个小村庄,名叫槐树村。那黑影抬头,露出一张惨白的脸,眼中满是泪水,声音颤抖着说:“我是阎罗王座下的判官,因一时疏忽,将生死簿上的名字写错了,导致许多无辜之人枉死。阎罗王得知后,大怒,将我贬为凡人,要我在人间受尽苦难,方能重回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