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春天,在广州花都,一栋建于1976年的老楼,开始在原址上“拆旧建新”。与以往城市旧改不同的是,这次并没有哪个开发商要对这一片区进行拆迁,而是居民自发的“原拆原建”——即大家一起出钱,共同聘请设计和建筑公司,将原来“风雨飘摇”的老楼拆掉,在原址建一栋同样层数的新楼。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在广州市花都区集群街2号,一座看似平凡的五层小楼正悄然成为焦点。这栋小楼虽不起眼,却吸引了全国各地住建部门的目光,纷纷前来参观“取经”。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他们?“墙体轻轻一摸,就有土灰掉落下来。
这些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老破小、老伙单、老三楼建造时间基本都超过了六十年,某些老楼,像河东大直沽的文宫里、文化里建造时间在1950年左右,已经超过了国家规定的住宅最高年限,还有红桥的幸福里、丁字沽的康定楼、东大楼也都如此。
北京CBD核心区,两栋70岁居民楼今日启动拆除。这是本市首个危旧楼改建试点,重建后的房屋将从几户合居变为独居。12月30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朝阳建外街道光华里社区。林立高楼合围着数栋老旧居民楼,其中光华里5号楼、6号楼显得破旧,此次危旧楼改建试点就是这两栋楼。
最近有媒体报道,广州市花都区一栋50年楼龄的住宅危楼,居民自筹800万元,将在原址重建一栋新的电梯楼。这件事情能成为新闻,主要基于两点,一是危楼原址重建在中国并不多见,居民自筹款项更是极少;二是整件事情从动议到施工,前后仅花了半年时间。
那个时候的房子都是以4层为主,而且当时房子的建筑面积非常小,基本上就是一个客厅一个卧室,有些房子甚至连室内厕所都没有,还要用统一的厕所,也没有室内的厨房,还要用统一的厨房去做饭,更不要说电梯了,想都不要想。
事件回顾:2015年12月18日下午6点左右,朝阳区永安东里小区一居民楼三层和二层的外阳台突然整体脱落,所幸无人员受伤。街道办工作人员表示,该处楼房属于老旧小区,目前正在安排居民拆迁工作。尽管这些年来北京老旧小区、老旧楼房的改造力度着实不小,但类似永安东里这样的老楼仍然不少。
我们知道,一般房子的产权都是70年,但房子一般都不会存在那么久,很多房子房龄达到50~60年左右就已经成为危房了,面临不得不拆除的问题。比如1970年左右建成的房子,如今大多数都已经被拆除,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座座高楼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