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安3月26日消息(见习记者侯凯奇 通讯员郑晓虎)3月25日上午,第六届“春之茶”开园仪式暨陕西省第三届手工制茶大赛启动仪式在紫阳县向阳镇富硒茶观光园举行,标志着该县26万亩富硒春茶全面进入“采茶季”,紫阳茶农又将迎来一个丰收季。
清明节前,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茶山上春意盎然,茶农抢抓晴好天气采收茶叶。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着力推动富硒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区新建标准化茶园15万亩,茶园总面积达21万亩,茶叶年产量9000吨以上。3月31日,安康市汉滨区流水镇茶农在茶园内采茶。
清明节前气温较低,茶树的发芽数量有限,因此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最近,在陕西的一座座茶山上,茶农们忙着抢采今年第一抹嫩芽,留住春天的味道。2023年安康富硒茶(岚皋)春茶开园3月25日,2023年安康富硒茶(岚皋)春茶开园活动在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佐龙镇岚水韵茶业园区举行。
眼下,陕西省安康市一百多万亩茶园全面进入采摘期,茶农和茶企工人抢抓时机采摘加工茶叶。近年来,安康市着力打造“安康富硒茶”品牌,持续推动富硒茶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截至2022年年底,安康市年产茶5.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300亿元,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兴业。
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天宝村茶园景色(3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3月30日,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谢坪村茶农在采茶。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谢坪村茶园一景(3月30日摄)。3月30日,工人在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一家茶企生产车间加工茶叶。
嫩芽香且灵,吾谓草中英。近年来,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把茶叶产业作为推动绿色崛起、实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来抓,推动茶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一片叶子”,成就了一个产业,富裕了一方百姓。
春回陕西 【春天里的陕西丨安康汉滨:春日汉江美如画 茶农“画中”采茶忙】 阳春三月,安康迎来了最美的季节,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樱桃花、海棠花、李子花等竞相开放。汉江,犹如一条蓝色的飘带缠绕在大山之间,把城市、乡村、山川、河流装扮的格外美丽,置身其中,如画中行走,令人流连忘返。
来源:【安康日报-安康新闻网】春风十里,不如杯中有你。当安康人端起一杯春茶,就开启了一年最美的期待。秦巴明珠——安康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具特色的茶文化生态农业,让到访的游客置身于风光旖旎、鸟语花香的山水之间。人间最美五月天,时下的安康,山美、水美、茶园美。
王丽“一天可采300余千克,现在收购单价是1千克1.5元,一直可以采到9月底。”陕西安康晏坝镇竹园村村民董名园一边采茶一边说。近日,“陕茶一号”红茶进入了最佳制作生产季节,安康市汉滨区的21万亩茶园也迎来了秋茶采摘高峰。
清明时节采茶忙!4月9日,陕西农村报与陕西农村网的读者和网友,来到了山清水秀的安康市平利县,在中皇山女娲茶叶基地,只见一位小男孩身上挎着采茶的竹篓,手脚麻利地采着新绿。他的劳作,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也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儿时的影子,便情不自禁地走上前去一阵交流。
安康市汉滨区双龙镇一处茶园景色(3月30日摄,无人机照片)。 近年来,地处秦巴山区的陕西省安康市、汉中市推动茶产业全面发展,从茶园建设、茶企培育、茶旅融合、产业延链、人才培养、良种繁育等方面持续发力,把茶产业打造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阳光讯(通讯员 朱恒 记者 向博)“现在摘的是陕茶一号富硒春茶,我们这出芽早,一天可以摘到五六斤,茶叶合作社上门收购,算下来一天有400-500多元的收入,确实比较可观。”大竹园镇马泥村村民沈南金高兴地说。春风十里茶飘香,又是一年采茶忙。
连日来,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的茶园里,茶农纷纷走向田间地头,忙碌着采摘青叶,到处呈现一派丰收的喜悦。中午时分,在紫阳县红椿镇尚坝村的坡地茶园里,记者看到,十余名村民分散在山间各个区域进行采摘,细嫩的叶芽陆续从指尖聚集到手心,从手心放进小背篓里,不一会儿,背篓里就装满了新采的叶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