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的大整编,使当年东野4纵、11纵等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老部队,在编制上不复存在了,塔山就成了大家时时牵挂的故乡:因为牺牲的英烈在塔山,我们父辈墓地在塔山,当年父辈的战场在塔山,那血染的四面战旗,永远在塔山!
塔山阻击战,毫无疑问是我党战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图片来源于网络1948年,东北战局如同一锅沸腾的开水,子弟兵和蒋军打成了一锅粥,斗争非常激烈。塔山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瞬间成了双方争夺的焦点。图片来源于网络阻击战就是在这里开打。
文/高燕飞又是清明时节,又以回家的心情前往塔山扫墓——那里有塔山烈士的陵园;那里有我们父辈的墓园;那里有塔山阻击战先辈们浴血奋战的战场和宁死不退的阵地!因此,塔山成了我们这些塔山老战士后代们精神上的故乡!
塔山,无塔,也无山,不过是个有着百余户人家的普通小村落。假如不曾到过塔山,你一定体会不到那种站在一块小山坡上的震撼—— 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四纵与友邻部队共8个师,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阻止了敌军11个师的轮番攻击,共毙伤俘获国民党军9000余人,将胜利的旗帜牢牢插在了阵地上。
为了深入了解“塔山阻击战”的概况,为了向英勇无畏的前辈们学习,我在葫芦岛市住了一天,第二天,我打了个出租车,来到了塔山。一条宽阔的大道,通向塔山革命烈士陵园,塔山阻击战纪念馆也在陵园里。我仔细观察塔山的地形,严格说,塔山其实并不是一座山,只是一个小丘陵而已,基本无险可守。
1948年10月,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所部遵照中共中央军委、东北野战军制定的“攻锦打援”方针部署,顽强坚守,浴血奋战,抗击了国民党陆、海、空军的猖狂进攻和轮番轰炸,在塔山、虹螺山一线,阻止了国民党“东进兵团”对锦增援,粉碎了其解救锦州的战略企图,保障了东北野战军主力攻克锦州与辽西会战的胜利,一举扭转了东北战局,为辽沈战役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进而加速了东北解放和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塔山,曾经既无塔也无山。因为塔山阻击战,这里闻名于世。”塔山阻击战纪念馆工作人员徐丹对记者说。塔山是一个百余户人家的小村庄,西距锦州外围30公里。这里东临渤海,西接白台山,地势平坦,白台山海拔261米,是这一带唯一的制高点,基本无险可守。1948年9月,辽沈战役打响。